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左宗棠三封真迹首次对外公布

  •   左宗棠写给女婿陶桄的书信真迹。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左宗棠写给女婿陶桄的书信真迹。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   扫码看书信长卷   扫码看书信长卷
  •   扫码看辣视频   扫码看辣视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万国珍 李璐

      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由晚清名臣陶澍后人郑逢漓捐赠的左宗棠手书三封珍贵真迹引人瞩目。

      本次“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系列主题活动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承办,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各区县(市)文旅(广)体局协办。

      左宗棠怀天下心、念湖湘情的书信入驻长博

      在长博主会场启动式上引发关注的三封左宗棠珍贵手书真迹,据介绍为晚清名臣陶澍儿子、左宗棠女婿陶桄的后人郑逢漓女士捐赠。这三封左宗棠真迹书信历经坎坷,先保存在长沙陶家柳树园,在抗日战争中随主人流落到桂林,此后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印尼,辗转到广州三元里华侨接待站,最终封存于福建武夷山华侨农场学校。2018年5月3日,陶澍六世外孙女郑逢漓女士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这三封书信并带去香港。2023年12月19日,郑女士将这三封书信捐给长沙博物馆,希望借助博物馆的专业力量,使书信得到安全保管和保护,同时也希望通过博物馆的研究和宣传,让左宗棠的爱国思想得到发扬光大。长博接收到书信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修复,并在17日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正式对外公布。这三封书信均未在此前出版的《左宗棠全集》等书籍中出现,为首次对外公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

      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左宗棠后裔梁小进先生现场对这三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行详细解读。梁小进推断,这三封书信可明确为在清咸丰七年前后、同治十一年和同治十二年所写,尤其后两封书信是在晚清国家蒙辱和至亲家人相继去世的情形下书写,内容充满忧国思亲的情怀。咸丰年间的书信则是左宗棠在长沙司马里居住时所写。文中提到当时社会治安不好:“河面盗贼横行,贼舟行劫于岸,党羽约千人。现在兵役追捕,尚未擒获一名,殊为可虑。”左宗棠告诫女婿陶桄:“家居光景,总宜收敛,勿事铺张,徒然诲盗也。”

      左宗棠在同治十一年、十二年担任陕甘总督,在17日公布的书信中,左宗棠在同治十一年给女婿陶桄的信中写道:“陇上向为畏途,自大军前进,节节肃清,且战且办善后。节缩饷粮,俵赈给种,兼发牲畜,乃始有生气。”在西北寒苦之地,左宗棠嘱女婿陶桄寄安化茶砖以疗病下酒,信中说:“此间荒远寒苦,物产薄乏,变乱已来,山泽俱空,尤非往日之比。望壻寄安化茶砖百□,粗梗数百□,果子狸数具,以疗病下酒为盼。”在西北作战,加之亲人离世,年已老去的左宗棠怀念湖南,他在信中写下:“前陛见时,曾以五年了事为请,料不至久延,人生精力有限,过此亦实非所堪。能归老湘上,携孙上垄,曳杖逍遥,一践玉池山畔之诺足矣。”玉池山在今汨罗。

      在西北驻军期间,左宗棠遭遇丧子之痛,他在同治十二年致女婿陶桄的书信中写道:“孝宽度陇,泣述孝威病逝月日及一切情形,哀伤无似。此子性质清刚,又极肫挚,实吾家后来之隽。不幸夭折,盼切成空,自恨频年忝窃已多,宜膺此惨报,然亦酷矣。”此处的孝威即左宗棠长子左孝威,不幸于27岁弃世,这给左宗棠的内心以严酷打击。左宗棠写道:“又适关外出师,谕旨敦促,不得不强自排遣,勉力支持。”这封信中表现出左宗棠的排除小我、心怀天下的爱国之心。

      长沙47家博物馆、纪念馆年均观众2000万人次以上 

      启动仪式上,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介绍,全市现有47家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年均举办展览30个以上,开设多层次文化遗产讲堂,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实现多元和立体化,年均观众2000万人次以上。希望全市文博单位以本届“5·18国际博物馆日”为新的起点,全面加强博物馆能力建设,做好文物的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文章,更好发挥文物资源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教育方式,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要作用,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让历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滋养人民、光照人心。

      在启动仪式现场,长沙博物馆首次公开了馆藏左宗棠相关文物数字化保护修复成果的视频,在“文物+科技”的保护理念指导下,将馆藏的10余件左宗棠相关文物,通过开展数字化项目,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同时也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名址名寝的保护、推动左宗棠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助力。 长沙博物馆馆长周慧雯介绍,目前,长沙博物馆收藏各类反映长沙记忆的物证5万余件套,围绕长沙记忆、湖湘文化、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四个不同维度,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并组织高品质展览100余个。2021至2023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达1800场,超过十万人次参加,实现了博物馆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服务效能;同时打造了一批原创教育品牌,还用“美食+历史”的方式打开传统节日、用戏剧打开展览,和长株潭三地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教育狂欢节”等,在创新发展中不断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为感谢一年以来,广大市民、各级人民政府、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对文物征集工作的支持,秉承讲好长沙故事、留住长沙记忆的宗旨,长沙博物馆向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管理处、浏阳市小河乡人民政府、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西园社区居民委员会、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连升街社区居民委员会、罗斯旦6个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当天,长沙博物馆开放文物库房区域,供捐赠者免费参观,让文物工作更加全面地展现给公众。

      长沙博物馆同步举办“云想衣裳花想容”大唐乐舞快闪展演,让观众体验有形、有声、有情的大唐风华,感受博物馆里的古今交织与时空交错;此外,还将陆续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特展”线上导赏及讲座、“古乐新声——商代大铙古乐表演”、“韵味·长博:气味互动体验”、博古“栀”今——栀子花主题互动体验等活动。

      长沙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17日正式开启。长沙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等14家博物馆(纪念馆)将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中山亭将于5月18日恢复对外开放,观众可关注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