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2025328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菜地“钢铁侠”

望城硬核新农民任亮巧手改造菜地专用挖机和采摘运输无人车,科技兴农奏响田间地头“春之歌”

  •   任亮驾驶着采摘运输无人车在菜地的沟沟垄垄间灵活穿梭,轻松完成菜地打理和收割。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任亮驾驶着采摘运输无人车在菜地的沟沟垄垄间灵活穿梭,轻松完成菜地打理和收割。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   经过任亮的巧手改造,这台农用小挖机华丽变身,成了集松土、挖地等5项功能于一身的全地形挖机,极大地减轻了他和妻子打理菜地的体力负担。   经过任亮的巧手改造,这台农用小挖机华丽变身,成了集松土、挖地等5项功能于一身的全地形挖机,极大地减轻了他和妻子打理菜地的体力负担。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好久不见!我给你展示一下我的新伙计!”3月26日,在望城区乌山街道八曲河村的绿缘家庭农场蔬菜基地,曾花费27万元改造出菜地“钢铁侠”的任亮,满脸自豪地指着一旁两台模样奇特的机器,向记者介绍着。

  这两台机器的外形十分怪异。一台犹如踩着高跷的挖机,另一台则好似没有抬杆的轿子。任亮兴致勃勃地讲解道:“这是菜地专用挖机,经过我的改造,具备5项实用功能;那台则是采摘运输无人车,有了这个遥控器,我不用亲自下地,就能轻松打理菜地和采摘蔬菜。”

  2022年3月,本报曾刊发《望城硬核新农民:27万改造出菜地“钢铁侠”》的报道。这位时年43岁的退伍老兵凭借自身的聪慧与才智,将一台普通的植保机改造成拥有十多项新功能的“神器”,成为菜地里名副其实的“钢铁侠”。

  两年时光匆匆而过,任亮依旧干练。他身形精瘦、皮肤黝黑,双目炯炯有神,行动间透着利落劲儿。只见他轻快地爬上机器,又敏捷地跳下,熟练地为挖机更换铲斗。不一会儿,这台“高跷”挖机摇身一变,成了松土机,将一垄垄菜地的老根翻出。

  任亮颇为得意地展示着这台挖机,感慨道:“以前松土、架桩,那可太麻烦了,耗费大量人力。”对于夫妻二人打理的近百亩菜地而言,人力成本一直是任亮最为头疼的问题。他留意到农用小型挖机适合地里的活儿,可传统的履带或车轮式挖机在地里行动不便,底盘还容易压坏菜垄。于是,他在底盘上动起了脑筋,定制了一个可活动、能升降的底盘,还把四轮改为两轮,打造出无动力底盘,模仿传统挖机的支撑行进方式。如此一来,底盘稳稳地贴合地面,挖机不易失去重心,可调节的高度又让它能适应各类蔬菜地的作业。经过任亮的巧手改造,这台农用小挖机华丽变身,成了集松土、挖地、开孔、打桩等5项功能于一身的全地形挖机,极大地减轻了他和妻子打理菜地的体力负担。

  菜地的第二个难题,便是采收效率。这些年,任亮的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西兰花、花菜等根茎类作物,这类蔬菜体积大、重量沉。传统收割方式下,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搬运成袋的蔬菜上。为攻克这一难题,任亮又琢磨出了另一个好伙计——采摘运输无人车。

  这台采摘运输无人车形似轿子,远远望去,如同一个带轮子的活动帐篷。顶部支着雨棚,中间是4根活动立柱。它没有方向盘,也没有油门刹车,所有操控都集中在任亮手中的一个小小遥控器上。

  凭借这个小巧的遥控器,任亮驾驶着采摘运输无人车在菜地的沟沟垄垄间灵活穿梭,实现无线遥控的无人运输。为进一步提升机器的灵活性,任亮通过改造,让这台采摘运输无人车具备了运输采摘、灵活升降平台、原地坦克调头等多项实用功能。任亮笑着展示:“你看,我穿着皮鞋下菜地,也能轻松完成菜地打理和收割,完全脚不沾地!”只见他悠然地坐在平台上,驾驶采摘运输无人车在菜地里自如穿梭,充分展示了这个机器的便捷性。

  任亮一项项地演示着新伙计的功能。在这片蔬菜基地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得到了生动诠释,任亮无疑最有发言权。钢铁与电机运转发出的声响,交织成田间地头最独特、最令人好奇的“春之歌”。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您还未登录,目前的身份是游客
已有0人评论
 2025
232425262728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