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手记》: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姚高峰

  2017年6月,受组织安排,我任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贫困村——上河口村组织第一支部书记(当时该村同时派驻有扶贫工作队第一支部书记),中心任务是抓党建,时间半年。

  坦白地讲,对这个差事,我最初有点纠结。我知道,一旦到了村里,如果你单就党建抓党建,好比沙滩建房,空劳心智。你还得走进去,办点实事,有的放矢,最好是党建与扶贫结合,扶贫、扶智与扶志结合,打一套组合拳。

  眼看半年任职到期,我力尽所能地做了一些事,但与我的理想预期相距甚远:干部群众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精神有待进一步提振,力量有待进一步凝聚;10多公里村组道路没有硬化;水利设施不健全,不少地方下雨就淹,有的沟港近20年没有清淤;留守儿童教育,没有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主动向区里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驻村办汇报,申请留下来。

  当时,我的左腿膝关节半月板因公导致三度损伤,腿肿得不能行走,必须做手术,而我一旦撤退,便会前功尽弃。现实逼迫我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千方百计去组织资源,争取各方支持。而我所拥有的只有一腔热血和一支笔,我想:就把自己扶贫的心路历程和工作历程写出来,告诉别人我的目标与梦想、彷徨与无助、挣扎与奋斗,让别人认识你、理解你、支持你。

  从此,除了迎检,我的日常节奏基本都是一样:白天走访、工作,晚上学习、记笔记,周末和节假日延续从进入上河口就开始的写民情日记的习惯。2017年8月,我通过“鼎级传媒”编审张志芳发过一篇《我的葡萄不愁卖》,于是我便游说她开一个专栏,后来还真就辟了一个“我的民情日记”专栏。不过,是要面向全区,系统展示鼎城脱贫攻坚面貌的,首发的是我的《上河口的早晨》。后来,白狼文化多次相邀,希望为我开一个“民情日记”专栏,此后,我的民情日记系列便统一发布在白狼文化上。

  这些日记,为我俘获了一帮“铁粉”。他们或亲自参与,或牵线搭桥,为上河口引进了各种社会资源。他们总计“化缘”、引进各类资金200多万元,用于上河口沟港清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和助困助学。区委、区政府和各级各部门也加大了对上河口的支持力度。无论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还是人居环境、精神风貌,上河口和全国所有的乡村一样,正经历着改革开放40余年来最深刻的变化。

  在近三年脱贫攻坚历程中,有许多暖心的人、暖心的事让我动容。农民诗友杜福喜给我送来一箱鸡蛋,我给他钱,他说:“你要给钱,那我们的交情就从此断了。”我的拐杖手握横档特别容易坏,管饭的老支书谭长春给我换上了木的,从此一劳永逸。一位村民专程跑到常德,送来一只野生甲鱼……

  2019年5月底,在拄拐一年零两个月以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做了左腿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手术。卧床期间,为了让我安心休养,村里各类事务基本没有任何搅扰,但我自己仍然挂牵许多具体事务。不久,我重返前线。我知道,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因为这片土地的老龄化、空心化短期内难有根本性的改变;许多留守儿童的童年,依然无处安放;留守老人的晚年,依然孤独;打工仔的牵挂,仍然是一根拽得心疼的线……

  为此,我出版了《扶贫手记》,纪念这段难忘的扶贫经历。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但我们依然会走下去,我坚信它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作者:姚高峰】 【编辑:黄能】
关键词:扶贫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