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个精准判断让她从绝望到“心”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范憬怡 刘明辉)8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医生办公室,陈娟将一盆自己精心培育了几个月的纯白色蝴蝶兰送给了唐浩主任医师及医护团队。在她心里,这群身着白大褂的天使赋予了她新生的“蝶变”。
10年前,陈娟被告知只有通过心肺联合移植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在陷入绝望之际,唐浩判断她仍有常规房间隔缺损修补的手术机会,为陈娟进行了手术。今日,陈娟饱含深情讲述了一段医患之间长达十年的故事……
一个判断,让陈娟及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7月4日,是我永远都会铭记的日子。”陈娟回忆,2014年初,她因一次突然的晕倒前往医院看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她的心脏存在3厘米的巨大房缺,且右心增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存在重度肺高压。最初接诊的医生判断她患有艾森曼格综合征,并告知只有通过心肺联合移植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那时,陈娟的女儿仅有4岁,医生的话让她绝望而无措。之后的几个月她又拿着检查结果,到处找其他医生问诊,希望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换来的仍然是一次次失望,直到她走进了唐浩医师的诊室。
唐浩医师第一次见到陈娟时,她的面部已呈现明显的紫绀貌。他一边听着陈娟描述自己的症状与前几次的面诊经过,一边拿着几张检查报告详细查看、思考。
肉眼可见的紫绀往往是临床医师判断艾森曼格综合征最重要的体征,并且也已经有几位同行给予了这个判断。但陈娟的发绀真的是因为艾森曼格综合征吗?她只有心肺联合移植这一条生路吗?她的家庭条件又能否承担这一结果?
“作为一名医生,应该要尽可能地维护患者最大化的利益。”因此唐浩并没有“省事”地立即做出判定。他始终认为:“医学是严谨的科学,要在深刻理解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基础上,更多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量。”
经过审慎的分析,唐浩认为陈娟出现明显紫绀是由三尖瓣重度反流导致大量静脉血通过巨大房缺进入左房所致,之后加做的心脏彩超结果也证实了这一推理。陈娟不应该被诊断为艾森曼格综合征,虽然重度肺高压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但仍有常规房间隔缺损修补的手术机会,唐浩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这个判断,让陈娟及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2014年7月8日,陈娟进入了手术室。术前,唐浩带领团队精心为陈娟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包括术前为其植入漂浮导管、术中保留活瓣、术后使用将肺动脉压药物等。几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护士的手被抓破但她一声都没吭”
手术顺利结束,并不代表危险就此解除。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使陈娟在术后极易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这是一种可导致心脏衰竭、危及生命的疾病,被称为“心血管病中的肿瘤”。其预后非常差,如果不积极治疗,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不到3年,通常75%的患者会在确诊后的5年内死亡。
陈娟转入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后,谭凌医师带领医护团队非常关注这位特殊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时刻监测陈娟的生命体征变化,积极予以降肺动脉压治疗,同时加强抗心衰、利尿、抗感染,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每天都会根据生化指标及心功能变化调整药物。
“拟定的诊疗方案是否正确?我们会在治疗过程中对之前的抉择不断复盘反思。患者的平安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肯定。”回想起陪伴陈娟攻克难关的两周,谭凌谈到了作为医生的内心状态。重症监护室里往往是生死悬于一线,这里的医护们必须要万分小心与谨慎。
因在ICU内卧床两个多星期,陈娟的胸腔内已充满了血色的胸腔积液,医生护士为她进行了导管引流。“那时候我不能打麻药,导管引流时那种钻心的疼痛我永远忘不了,只能紧紧抓住董阿兰护士的手,我记得那次把她的手都抓破了,但她硬是忍着一声都没吭,还一直不停地安抚我的情绪。”陈娟说。
现为病房护士长的董阿兰,回想起这些历历在目的点滴动情地说,“陈娟她很特别,我们的治疗方案她都非常信任与配合,尽管治疗的过程对她而言非常艰难和痛苦,但她都能够一一扛住,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看到了她的执着和韧劲,这些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整个医护团队,她这么好的治疗效果是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医护团队日以继夜的精心照护下,陈娟的肺动脉压力逐渐下降,感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计划开启一趟远赴西藏的旅行
2014年8月9日,陈娟平安出院。陈娟与湘雅二医院的故事并没有在出院的这一天结束。之后的十年里,唐浩医师、谭凌医师及医护团队始终与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此赴十年之约,陈娟一早便轻车熟路地来到病区与“老朋友们”见面。对她来说,“来到湘雅二医院就像回到家一样。”
“我常常在微信上和唐医生、谭医生反馈我的身体状况,他们总是会及时回复我的消息。”术后十年,陈娟按照医嘱及时调控服药量并保持适宜的运动量,现在的她已与正常人无异。
看着陈娟如今呈现的状态,唐浩医生十分感慨。“帮助患者重获健康,见证一段生命越来越好,让我有极大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我想这大概就是医生这一职业最大的意义。这也将激励自己,继续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想我能以最好的状态活着,就是对你们最好的报答。”迎来新生十年的陈娟,身体状况良好,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她接来下的计划是,三年后与结束高考的女儿开启一趟远赴西藏的旅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