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享受美食,别忘食品安全,长沙疾控提醒:预防食源性疾病牢记“五个要点”
长沙晚报10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劲夫)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周边短期游、户外赏秋景、乡村民俗游等。4日,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节假日期间,市民在外就餐机会增加,增加食品安全意识很重要。
目前,我国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其中,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水中可存活2至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至2个月,在冰箱中可生存3至4个月,它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但对热抵抗力不强,温度到达60℃后15分钟即可杀死。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包括: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奶及奶制品,还有水果、蔬菜、花生酱等常见食品。
沙门氏菌病是由非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感染沙门氏菌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腹痛、腹泻等,还可伴有肌肉酸痛、视觉模糊、中等程度发热、躁动不安和嗜睡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恢复;特殊人群特别是儿童、老年患者或是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脱水、菌血症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
哪些行为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呢?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食用未熟的肉类容易感染沙门氏菌。有的人做饭菜讲究菜品的鲜嫩度,如外焦里嫩的排骨、表皮金黄但骨髓里带血丝的白切鸡,这类食品的烹调温度或烹饪时间不够,导致肉类中的沙门氏菌没有被全部杀死。
处理菜品时生熟交叉污染也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砧板、刀具、厨具或盛装食品的容器生熟食品混用,容易使熟食沾染沙门氏菌,如用处理过生肉或禽畜类肠道的厨具直接处理熟菜,就会导致熟肉上沾染了生肉中含有的沙门氏菌。
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沙门氏菌分布范围广,食品污染种类多样,生活中防范沙门氏菌病尤为重要。预防包括沙门氏菌病在内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市民应当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食物要保存在安全温度下,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的安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关注健康从食品安全开始。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喝未经消毒的奶,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