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铁检修配上“火眼金睛”|来长沙创未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一天要接受三家媒体的专访,查子涵同学,你火了。”
“不是我火了,是湖南创新创业氛围火了,我们只是认准目标,做好准备,还恰好赶上了趟!”
3月27日,记者采访的查子涵,有诸多身份标签:“金种子”选手、检测设备公司创始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
对于自己的成绩、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位面容清秀、略显内敛的“00后”小伙子的思考与展望,像他研发的产品一样:创新、务实。
少年当有凌云志,不负韶华万里行。他给逐梦创业路的青年学子带了个好头。
查子涵和他主导研发的高铁列车车体检修“头戴一体式巡检辅助设备”,该设备许多花心思的设计直击列车车体检修行业的痛点。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假期实践中捕捉到检修行业“无人区”
查子涵在《夺金2025》比赛中,以一款用于高铁列车车体检修的“头戴一体式巡检辅助设备”和“Lynk双A检修辅助系统”在先进制造赛道胜出。
这套设备乍一看,像加粗、加大发箍与探测目镜的组合体:设备的一侧圆柱体是个电池装备,另一侧由摄像头、光波导显示模组以及负责运算分析的数据装备组成。高铁列车检修人员将之戴在安全帽上,便能辅助进行检修。
看似不复杂,内里的玄机却不少,许多花心思的设计都直击列车车体检修行业的痛点:
高铁列车车体检修一般是五到六个小时,设备配备了两块电池,可以保证一个检修周期的续航,而且电池更换时的五分钟内不会断电,确保数据运行不中断;
列车检修包括车顶、车体、车底等多个部位,摄像头采集现场情况,检修人员在光波导显示模组上查看现场情况,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显示模组采用AR领域最先进的显示屏,透光率和清晰度高,检修人员能看到现场的真实状况,四个可调节角度方便不同视力程度的检修人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视力度数,适应性就更强。
核心装备是视觉识别部分,由多模型集成,能实现列车车体故障识别正确率达到97%,将故障漏检率由4%降低到1%。
“这套设备就像为高铁列车检修员配上‘火眼金睛’,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检修准确率、提升列车运营的效率。”查子涵一一列举他们团队研发的这套设备的特点、用途和创新之处。
当聊到研发这套设备的初衷时,他坦言,自己在大学所学专业就是动车组检修,2022年寒假春运实习时,观察到许多动车机械师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要爬到车顶、趴在车底,去检查车体是否有故障,因长期弯腰、抬手作业,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等劳动损伤。
这样的作业状况,让他产生了研发一种高效智能的辅助检修设备解决这些痛点的想法,推动着他踏入列车检修检测这一行业的“无人区”。
坚定目标打怪升级迈出成功第一步
查子涵的学校在衡阳,这一次计划在长沙待三天,除了接受媒体采访,还要忙着初创公司湖南灵岭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运营诸多事情,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有人说,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他认为,创业就像升级打怪,迈出的每一步,更是坚持者的选择。
“团队和资金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关。”他有了创业设想之后,发现前行的路卡在了软件开发和模型训练这一环。他从朋友圈里将自己擅长软件开发的“发小”拉入伙,在闲鱼上机缘巧合认识一位专业模型训练工程师,三个人作为联合创始人,搭建起核心团队。
在解决资金的思路上,更是全面出击。家里的帮助和支持解决了一部分,更多的是十多名团队成员想办法。“我们有的兼职跑外卖,有的将奖学金拿出来,大家一起凑了十多万元启动资金,我们勇敢地拼搏在创业路上。”说起这个过程,清秀的男生嘴角扬起自豪的弧度。
最难的是资源对接。
头戴一体式巡检辅助设备是创新产品,市场上没有现成的硬件,需要进行定制。查子涵说,他们有了产品雏形的设想后,联系了数十家厂商,先后跑了十多趟广州,才找到愿意提供定制服务的供应商。
软件开发特别是模型训练数据的支持,让查子涵的团队感受到学校和相关部门对于青年创新创业的鼓励和支持。
“我们搭建模型需要投喂大量数据,也就是列车检修的各种历史资料和图片。学校得知我们的需求后,牵线搭桥联系了广铁集团,得到了2000多张高铁列车体检的资料照片。此后又在铁路部门的支持下,实地采集了几千张,这些成了我们宝贵的数据来源。”查子涵说,他们团队再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技术,将这些数据进行一次次衍生生长,最后得到12000多张图片的数据集,并研发出成型的、成熟的模型。
产品好不好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答案。2024年的夏天,查子涵团队成员在每个凌晨,同检修人员一起上夜班,3个月里走进超20个铁路段,经过实地检验和数据比对,发现使用“Lynk双A检修辅助系统”之后,动车检修的漏检率从4%降低到1%。
带着创新研发的作品,查子涵团队在2024年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车辆赛项国赛金奖,2024年获得首期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基金,并成为《夺金2025》先进制造赛道“金种子”。
收获的不仅是奖项,更是坚定目标的历练
回望走过来的这一路,查子涵认为,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各种奖项,更是不畏艰难、坚定目标的历练。
“我们在2023年有了研发这套设备的设想,就瞄准目标,一定要研发出实实在在的产品,中间也遇到过不被看好的挫折,但我们团队坚持不断地完善其功能,坚持将这个产品推到公众的眼前。今年,这份坚持更是遇到全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好政策、好环境,一粒‘金种子’就这么恰逢其时地绽放了。”查子涵说,现在他身边的许多朋友开始重新思考创业这件事,在积极地思考如何将一些想法转化为一个个项目去尝试。
大学毕业在即,对于下一步的路,查子涵有明确的规划:“我们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情,是尽快实现产品的第一次落地,目前正在与广州的动车所和长沙动车所联系对接。”此外,他还将继续学业上的深造,在全省鼓励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迈上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抓住时代的机遇,推动公司更好地发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