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驮起孩子求学灯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讯(通讯员 杨柱国)在长沙市西南麓的坪塘镇,湘江水蜿蜒处,一座藏蓝警营化作爱心灯塔,一群身着藏蓝警服的“特殊园丁”十二年如一日践行着教育帮扶的诺言。自2013年,坪塘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职工发起“蜗牛爱心助学行动”以来,这支由86名警营志愿者、社区干部、高校教授等组成的团队,如同其名中蕴含的深意,以蜗牛般的执着与坚韧,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续赛道上,为山区学子铺就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暖心之路。

坪塘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职工发起的“蜗牛爱心助学行动”。 资料图片

坪塘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职工发起的“蜗牛爱心助学行动”。 资料图片

  “拟合无私胸底处,荧灯若,赠微光。”正如团队原创词作《江城子·蜗牛助学帮》所述,这项始于警营的公益行动始终秉持“由心而发、量力而行”的原则。十二年间累计募集善款24.8万元,建立“大学2000元/人、高中1500元/人”的阶梯资助体系,为11名寒门学子持续输送教育养分。更可贵的是,志愿者们每年翻山越岭实地走访,根据孩子需求精准配送书包文具、御寒冬衣,用长达4380天的陪伴填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

  在团队精心浇灌下,受助幼苗已开始回报社会绿荫。首期资助对象小杨三姐弟相继考入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和重点高中;曾因家庭变故而内向自卑的小陆,如今以教师身份重返母校溪口小学,将受助时感受到的温暖转化为育人薪火。

  值此行动开展十周年之际,团队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特殊账本:泛黄的走访记录里密密麻麻记载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节点,褪色的汇款凭证上留存着3位捐赠9300元爱心人士的指纹印记。教育帮扶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需要社会接力的爱心马拉松。期待更多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入,让这只“小蜗牛”驮起更多孩子的读书梦!


【作者:杨柱国】 【编辑:郑湘平】
关键词:助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