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展”明起在长沙博物馆展出
“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展”长博展出
雪域高原的“荣耀之脸”金光闪闪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邓晓丽)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承办的“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展”今天已全部在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惊艳亮相,10月23日上午10时将面向公众开放,此展为免费展览。铜鎏金佛像冠、金嵌玻璃半宝石十字形噶乌盒、银鎏金龙纹刀具……本次展览精选233件(套)珍贵藏品,呈现喜马拉雅和蒙古地区17世纪至20世纪绚烂缤纷的佩饰、日用品等精美文物,向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门。
长沙博物馆执行策展人董远成向前来探馆的记者重点介绍了本次展览展出的来自雪域高源的“荣耀之脸”(即瑞兽紫班扎),称“荣耀之脸”在本次展览中以多种图案的形式频频出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件建筑物上的巨大铜鎏金紫班札。紫班札又称“荣耀之脸”,它是像龙一样的瑞兽,值得一提的是银鎏金璎珞、金嵌绿松石新年礼仪肩饰等精美文物中均出现有“荣耀之脸”。此外,银鎏金双狮纹盒为喜马拉雅地区装槟榔的盒子,这个盒子旁展出的第四个盒子为装点槟榔的石灰盒,可见旧时喜马拉雅地区和东南亚一样有嗜食槟榔的习俗。董远成还指着展柜说,本次展出的一对铜鎏金嵌绿松石铜象值得留意,铜象代表太平有象,国泰民安,同时它也是力量的吉祥的象征。本次展览中尤其让女性观众感兴趣的是展示了一长串琥珀项链,根据文物工作者的考证,这串喜马拉雅雪域高原的琥珀项链,其原产地竟在波罗的海。雪域高原为何会出现波罗的海的琥珀?董远成解释说,这其实充分说明了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在雪域高原与其他地区,如海洋地区、平原地区一直在进行。
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单元:“雪域梵语”和“大漠苍莽”。喜马拉雅和蒙古两地的军事、政治权力以及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始于13世纪中期。据“雪漠玲珑”策展成员、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詹镇鹏介绍,此次展出的两地饰物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对金银、绿松石、珊瑚的极致崇尚,对头部、颈部、腰部装饰的特别关注,以及对累丝、镶嵌等细金工艺的普遍使用等。喜马拉雅地区的饰品体现了浓郁的雪域高原的元素,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凸显了文化与日常的交融。
本次展期将持续至2021年1月17日,免费开放。展期内,长沙博物馆将陆续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下教育活动。市民朋友可关注“长沙博物馆”官方微信预约参加。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