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洪峰做客岳麓讲坛,畅谈阅读与写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1日讯(记者 胡兆红)很多人已不了解洪峰在文学圈的地位。洪峰曾与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他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但他特立独行,隐居云南乡下,远离文坛,选择了被淡忘。4月8日晚,许久没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洪峰做客岳麓讲坛,畅谈他心中的先锋文学和当下的阅读与写作,引来满场听众。

  谈文学:先锋不单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

  “先锋文学,在我看来就是比大家先走一步。通过一种新的写作模式让大家知道,认识世界与写作其实是有很多方法。”在洪峰看来,“文革”后文学界先后出现的伤痕文学、反思和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知青文学等,这几种写作类型其实都是以社会学为基础。作为先锋文学作家,他们努力寻找另外一种看待世界、解释自己生活的方式。

  先锋文学不单是艺术形式,真正的先锋,其实是一种精神的超前性。洪峰提到,他们想以自己的写作影响一代人。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他对这种努力感到绝望,但是后来他却发现,当年在小说中拼命宣传的观念,在今天早已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即便先锋作家们开辟的叙述模式,在今天仍具先锋意义,他认为:“我现在也经常看网文,我看到的那些有质量的网文,发现它们都没能摆脱先锋文学的叙述模式。”

  先锋文学在繁荣了几年后便退潮了,不少先锋作家的写作也发生了改变,比如余华就创作了《兄弟》等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洪峰并不认为先锋作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的观念和精神并没有变。就像我,写作的母题并没有变,我就是对生和死、战争与和平感兴趣,我一辈子都是围绕着这个写作。”

  谈“诺奖”:莫言获奖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荣誉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梦,作为一个同行,如何看待莫言获奖?

  在洪峰看来,对于莫言获奖,他们这一代作家都不可能、也绝不会嫉妒。“莫言获奖,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荣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现象是在孤立状态下出现的,都是在一个时代肥沃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正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繁荣,众多作家的你追我赶,才催生出了莫言等一批优秀作家。

  如今,洪峰虽然远离文坛,但是他对创作保持着本能性的敏感。他又是如何评价上世纪80年代走出来的这一批作家?

  在洪峰看来,他们这一批作家呈现了一种整体的丰富性,每个作家的写作方式都不同。莫言的写作方式在同代作家中是很独特的;贾平凹“像一个纺织的女人”,他“编织”的文字很优美,极其精致;而马原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寻根文学奠定了韩少功以及湖南文学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洪峰特别提到最初读到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时泪流满面,他第一篇发表的文学评论也是关于韩少功的。

  人物名片

  洪峰,1959年11月生,原籍吉林省通榆县,今居云南省会泽县。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从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生命之流》《湮没》《瀚海》《离乡》《和平年代》《东八时区》《生死约会》等,成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                                                

【作者:记者 胡兆红】 【编辑:曾茜】
关键词:洪峰 先锋 文学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