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封面特稿|湘江潮涌
湖南湘江新区成立七年来,在中央和省市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成绩,形成了强劲发展态势。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市对湖南湘江新区赋予了更精准定位,强调当好“强省会”主力军先锋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充满希望的春天
湘江潮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波 李颖 黄汝兮 刘洋 胡益虎 肖芳
湘江北去,不舍昼夜。
从河东过湘江的每一座桥梁或隧道,直抵湘江左岸,在面前訇然中开的,便是磅礴开卷的新产业新业态,是触手可及的新旧动能转换,是湘江西岸蓬勃的生长力量。
地区生产总值3674.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名列第6位。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交出一份亮丽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1925年,途经这片土地的青年毛泽东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长沙》。
90年后,2015年5月24日,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获授牌后运行。以湘江之名,她目光高远,胸有寰宇,肩负起“三区一高地”的国家使命,甫一诞生,便注定不凡。
以全省5‰的面积创造了6%的GDP,更为直观的数据是,2021年,工程机械产业产值过千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近千亿元……
一系列现象级事件的诞生,湖南湘江新区凭什么?
凭的是对国家赋予责任的担当,对新时代赋予使命的敏锐。她被赋予重大使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行稳致远的力量。支撑她一往无前最重要的力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四个字:解放思想。
2018年1月19日,湖南湘江新区企业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湘江新区号” 和“亦庄·全图通一号”两颗卫星搭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这两颗烙印着“湖南智造”标识的商业卫星,既是“湖湘文化”的彰显,更是“湘江精神”的升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开创新局面。”
言丰旨远。从勇蹚改革深水区,到强省会战略的实施,可以说,思想解放到哪里,哪里便是新区。一草一木,一路一桥,皆需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对城市实现踏实、精细的深耕,在历史的轮廓和细节深处,湖南湘江新区的面貌徐徐展开,愈来愈清晰。她给当下区域发展提供了一种解题样板或思路,成为研究区域经济活力的有效路径和价值参考,给身处时代巨变的我们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力量。
且燃微光,照彻苍穹。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正聚焦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强省会战略,瞄准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目标,实干笃行、砥砺前行。
强省会战略路径清晰,如东风再来,如破晓之光,指引前进的方向,照彻的是行稳致远的发展之路,接通的是万千百姓的幸福梦想。它既代表着突破过往的勇气,也寓意着构建未来的力量。
而我们今天写下这一切,希冀的是不囿于一地一域,不囿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孤光自照,更令人心驰神往的,当是一城乃至漫天的星汉灿烂。
布大局 从“新”出发启幕湘江之春
梅溪湖畔,春风吹拂,碧波微漾。
沿着湖边绿树掩映的小道漫步而行,放眼西望,白色的沙滩、涌动的车流、高耸的“双子塔”、地标性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满目繁华。
“过去这里是乡村葡萄种植园,如今已是现代化的城区,弹指一挥间呀!”面对此情此景,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改革发展处处长郭丁文感慨万千。
新区成立前,他就已经在大河西先导区工作了。从大河西先导区到湖南湘江新区,他和许多人一样,见证的是历史性的跨越。
回望历史,总有一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决策、举措应运而生。
国家级新区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的一种新的开发开放与改革同行的大城市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身系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质量的大局和大盘,它的快与慢,优与劣,兴与衰,成与败,世人瞩目。
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战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特定区域的发展重新定位,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该区域的潜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破解困扰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同构和产能过剩困局,进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国家级新区一经问世,便有人赋予其一个形象的称谓:改革创新、建设发展“试验田”。
2015年5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获授牌,从“新”出发。
湖南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域内有岳麓区、宁乡市、望城区及九华、湘阴新片区等区市、片区和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岳麓高新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产业园区。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个支点,国家赋予湖南湘江新区的时代使命赫然醒目:改革、创新、发展。
国之大者,责之重者!
这是中央交给湖南的战略任务,也是湖南的重大机遇。
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获授牌时,其发展战略定位是“三区一高地”。
何为“三区一高地”?
三区即: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一高地是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
战场已定,从“新”出发,突破点选在哪?
其时,环顾全球,经济发展,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放眼全国,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审视湖南,湖南湘江新区在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不言而喻。
闯新路,挑重担,扛使命,需要以前所未有的视野与胸怀解放思想,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力度杀出血路!
登高望远,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
加快打造承接高端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新载体,使湖南湘江新区成为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承载区、集聚区,成为带动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新引擎、新动力、领跑者……这既是国家和省、市的殷切期望,也是角色定位与前进方向。
廓清迷雾,精准发展的共识逐步凝聚,思路理念在深刻嬗变,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图”徐徐展开。
统筹融合重大产业定位和招商,统筹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加快布局一批现代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瞄准先进储能材料、高端装备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生命技术、信息终端、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等5大高端制造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3大现代服务业,“5+3”产业发展格局构想逐步形成。
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湖南湘江新区在“5+3”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体两翼三个走在前列”发展思路。
“一体”,就是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动能转换”这一主体目标,加快推进由土地财政、房产驱动向产业引领、创新驱动转型。以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两翼”,形成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确保新区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长沙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大河奔流,湘江北去。
成立7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建设者开拓创新,奋斗实干,让1200平方公里的每一寸热土,都奔涌着鲜活动人的新区故事!
7年来,始终着力抓项目、扩投资,聚人才、抓创新,优环境、促升级,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升。
7年来,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产业格局加速调整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突破,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加速提档提质,以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构建,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了“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驾驶之城”两张亮丽名片。
7年来,以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为目标,湖南湘江新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首台“新区造”鲲鹏服务器可以为证,全国第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为证,“冬有乌镇,春有岳麓”,互联网岳麓峰会名扬天下,在新经济新赛道上,新区人奋力奔跑,发展因此一往直前。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可以为证,湘江科创基地可以为证,科创端——孵化端——转化端,智慧火花激情碰撞,梦想之光熠熠生辉,“智”创因此动能澎湃。
“十三五”期间,湖南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602.5亿元增加至2511.3亿元,年均增长9.1%。2021年,湖南湘江新区经济运行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10月,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第七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谭勇代表新区作了高质量发展典型发言。
回首来时路,我们看到,湖南湘江新区之所以能够不辱使命,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是因为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眼光与定力,是因为有紧跟时代、胸怀大局的胆识与洞察力,是因为有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与魄力……
无改革,不新区;无创新,不新区。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先行先试,以大改革、大创新促进大发展,湖南湘江新区改革之路蹄疾步稳。
3月28日,湖南湘江新区在政务服务中心首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目的是让办事不顺利的企业和群众有地方找、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管,难点、堵点有出口,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无疑又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务实之举!
“我要投标”“我要办事”“我要投资”……
去年,新编制的《湖南湘江新区办事指南》将政务服务流程详尽图示化,所有信息公开透明,目的是利民、便民、惠民。
在全新的湖南湘江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新区47项审批事项、68个子项全部进驻大厅受理,真正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
7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已先后推行了6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办事效率最高、行政运行成本最低、行政审批过程最透明的新区,流程不断优化,审批时效不断提高。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紧紧围绕“四个一”(只看一个表、只上一张网、只进一个厅、最多跑一次)精准发力,“不管是在项目建设还是业务推进上,新区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让我们对以后的发展和经营更有信心。”长沙宜家购物中心瑞典籍高管说。
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以“三集中、三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湖南率先实现新区承接的所有审批事项在“在线平台”办理,被誉为“互联网+行政审批”的“湖南样本”,创造了行政审批改革的湖南经验。
与赣江新区实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线下开设“跨省通办”专窗,线上开设“跨省通办”专栏,真正实现全程异地办理。
今年1月18日,“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最终名单发布,湖南湘江新区风险备案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一批改革案例进入年度案例名单。
这份名单的成色着实亮眼。
湖南湘江新区纪工委书记文山虎介绍,“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是在113个地方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家评议,最终揭晓发布的名单。
案例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涉及党建、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年度改革热点。
湖南湘江新区入选的理由是:在创新改革推进方式上,深入贯彻中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首创了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干部担当作为风险备案“两个备案”的特色做法,引导干部勇于担当、敢闯敢试。
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积极用好用活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权,允许党员干部在“试错”中“试对”。对一些有风险的探索性工作,可向纪检监察机关事前备案,让基层干部有预期感、放下“包袱”、敢闯敢干敢试,奋勇争先创一流。其中,对改革创新事项,予以“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对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其他复杂、具体问题,予以“担当作为风险备案”,破除基层干部“怕失误”“怕问责”的顾虑。同时,相关工作与制度系统集成结合起来,形成了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容错纠错机制升级版、廉政风险防控、澄清正名、关爱回访等5个制度,率先探索了一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
接下来,湖南湘江新区将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推进一批改革创新风险备案项目、担当作为风险备案事项,营造鼓励改革、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浓厚氛围,为推动新区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保驾护航。
“新区每一项改革举措的谋划其实都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实施都是思想解放的行动。”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党政综合部部长杨中建深有感触地说,在改革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新区一直在路上,解放思想是前进与发展的总钥匙。
谋大势 使命千钧激发磅礴伟力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在特殊时间镌刻下闪光的印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了重大战略判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
踏上新发展阶段的起跑线,把准新发展理念的方向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线图,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地……全国上下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历史的画卷在前后相继中向前铺展。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湖南、为长沙、为湖南湘江新区锚定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
东方风来满眼春。
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作为省会,长沙怎么干?作为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怎么干?
牢牢把握总书记考察湖南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宏观政策带来的新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产业新动能进一步集聚带来的新机遇,湖南湘江新区突出以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以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以改革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手段,从区域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格局三个层面进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岳麓山下,湘江西岸,用奋斗解题,以实干作答。
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支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曲激越奏响,一方创新创业的发展高地赫然成形,一座“四精五有”的品质新城加速崛起。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新区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着力促恢复、稳增长,经济发展回稳上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领先省市,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复工复产先行一步!
新区建立重点企业“五个一”帮扶机制,推出一个项目或企业由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归口、一名特派员联络专办、一名医护人员防疫指导的帮扶服务;同时,出台多项措施,从生产要素供应、稳定用工、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减免租金等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迅速形成了涉企问题快速响应机制,有效解决开工复工问题200余个。
项目引擎加速轰鸣!
2020年1月,湖南省政府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将协助湖南在长沙落地鲲鹏计算产业,生产湖南自主品牌服务器及PC机,建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湘江之滨,鲲鹏展翅。1天完成工商注册,10天完成土地审批转让,120天鲲鹏生产线建成,第一台“新区造”湘江鲲鹏服务器顺利下线……从决定引入鲲鹏到项目落地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湘江鲲鹏创下了让全国惊叹的“湘江速度”。
如今,在湘江鲲鹏产业园的生产车间,服务器和PC机两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行,可日产湘江鲲鹏服务器300台、PC机1000台。一个千亿元级的鲲鹏产业集群正在湖南湘江新区加速形成。
新兴产业生机勃勃!
“通行红灯时间缩短17秒”,长沙智慧公交315线上传出实时播报。车内电子屏上显示,“从燕联村站到终点雷锋汽车站,抵达终点还需18分钟”。
这一智能驾驶技术,正是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的又一个智能网联产业“长沙样本”。
湘江集团副总经理、湘江智能董事长谢国富坦言,改革创新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给管理者带来了决策上的风险挑战,没有先例可循的“两个100”项目(指“100公里高速开放道路”和“100平方公里城市范围的开放道路”项目)便是如此。
狭路相逢勇者胜!
正是因为新区人的坚韧不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随着“两个100”项目的启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主阵地的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封闭到开放,迎来从1.0升级到2.0的重要节点。
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梅溪湖畔奔驰;无人驾驶清洁车在橘子洲头工作;在长沙特定范围内,福特中国的部分车主率先享受到了车路协同如“仙人指路”般的便利和高效……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应用场景,在湘江西岸、在星城大地从科技创新变成了生活日常。如今,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已顺利助推长沙市先后获得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四块“金字招牌”。
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的大手笔不断在书写新篇章。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域,一期定位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原始创新策源中心及科技人才汇聚中心的湘江科创基地2021年2月投入运营,已入驻、签约科技科创类企业近50家。近日,基地二、三期最新规划出炉,将以“科创绿谷,无界麓湖”为设计愿景,打造中国高端制造领域关键性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高地,塑造彰显国际化与科技感的城市空间。
互联网岳麓峰会、中非经贸博览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建设、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智能制造产业赛……开放的长沙和湖南湘江新区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构建开放格局,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打造高效开放通道,提升发展开放型经济。
城市建设愈加精美!
湖南首个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产业项目——湘江欢乐城璀璨绽放。之前的矿坑,已摇身一变成为“地平线下的奇迹”“世界唯一悬浮于百米深坑之上的主题乐园”。
“湘江欢乐城是湖南湘江新区核心片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的引领性项目,是湖南首个世界级特大创新型综合旅游产业项目,其创意堪称世界唯一、其设计堪称世界一流、其建设堪称两型典范。”提起湘江欢乐城,湖南湘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利刚脸上洋溢着自豪。
这样一个网红文旅项目的成功,是湖南湘江新区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又一实证。
干大事 继往开来打造“四个新区”
2021年11月25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进一步做强省会、做强长沙,是高质量发展所需,是产业发展所向,是竞争大势所趋。实施强省会战略,更是湖南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核心支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沙、石家庄、福州、贵阳、太原、济南、南宁、武汉、郑州、昆明、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省会城市,都提出了强省会战略或强中心城市战略。
风起麓山,潮涌湘江。
立足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新舞台,湖南湘江新区不仅担负着助推长沙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肩负着辐射带动湖南乃至中部城市发展的使命。
强湖南,关键在于强省会;强省会,关键在于强新区。
今年全国两会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率省四大家班子第一时间来湖南湘江新区调研,这是新区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必将推动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
如何带动全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张庆伟强调,要以更高站位认识、定位、建设新区;要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要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创新;要以更大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以更大步伐推动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期望,新区在打造“三个高地”上勇争先作示范;在建设高品质城市上勇争先作示范;在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上勇争先作示范; 在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作示范。
“湖南湘江新区要不负重托、勇担使命,当好‘强省会’主力军、先锋队,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上彰显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新区调研时这样强调。
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要求,湖南湘江新区要在“三个高地”建设上当好“排头兵”,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上当好“主力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先行者”。
“主力军、先锋队、排头兵、先行者”,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期许赋予了湖南湘江新区强劲的发展动力、无限的发展空间。
历史的使命,再次将湖南湘江新区推到改革的前沿。
过去的成绩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未来的蓝图更要靠解放思想来绘就。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也永无止境!
统筹当前与长远、战略与战术、质量与规模、发展与安全、抓项目与抓环境、重点与全面、全局与一域的关系,承担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国家使命的湖南湘江新区抬高坐标再出发!
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谭勇强调:新区上下要坚持“闯”字当头,坚持“干”字为要,保持“创”字率先,坚持“严”字打底。
“力争到2026年GDP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比重由6%提升至8%左右。”湖南湘江新区高站位谋划,谭勇代表新区党工委提出了加快打造“四个新区”,即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的目标任务,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一方阵”。
新区提出打造“四个新区”,正是与强省会战略的同频共振。强省会、强新区,不仅是在湖南内部,更是要代表湖南在中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舞台上争先进位。
以更大格局谋发展,唯有解放思想。思想的伟力也随着湘江的浪涛一路激荡向前。
省委、省政府赋予了新区“五统一”职能职责,即统一规划并实施监管、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产业布局与项目准入、土地储备与管理、组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湖南湘江新区内涵式发展,必须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大胆改革。
通过改革创新,新区近年来不断激发出新活力。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动在线审批、无纸化审批,行政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改革荟萃“新区实践篇”。
继续前行,改革需要蹚深水区。
立法是改革的压舱石。参照其他国家级新区做法,理顺新区体制机制,推动由统筹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提升全域整体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发挥新区平台作用。
编制好《湖南湘江新区管理条例》,明确新区依法行政的主体地位和行政执法权限,将新区改革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强省会战略主力军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打造产业新区是新区担当强省会战略主力军的关键。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需要全域思维、全局考量、全盘谋划!
今年2月18日,在推动湖南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湖南湘江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新区锚定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创新能力担当引领、改革开放实现突破等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将分类引导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行动计划全面描绘了今后三年新区发展的蓝图,释放了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的信号。”认真阅读《三年行动计划》文件后,民营食品制造企业湖南长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光辉认为,只有骨骼强健,经济实力才会强劲。
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董海文介绍,实施产业强区推进行动,新区全域正在加快构建“五千亿园区、千亿产业、百亿企业”产业格局。
以更大步伐推动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协调联动,推进产城融合,营造良好环境,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作为内陆省会,强省会战略意味着,长沙在湖南发展特别是长株潭都市圈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彰显更为重要的作用。
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贺树云表示,新区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与浦东新区、江北新区等形成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发展联盟;积极深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城市合作,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建设。
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被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新区被定位为主力军。大王山片区、九华新片区、湘阴新片区山水相连,“在长沙南再造一个山水洲城”目标的实现底气十足。
思路一变天地宽。
湘阴新片区与湘江集团合作推进金龙先导区开发,这不光是片区开发,更是产业的导入和发展要素的对接。
同样亮眼的还有湘潭九华新片区,湖南湘江新区和湘潭合作开发,长株潭都市圈合作发展在这里超越了行政区划的界限。
翻开新区的规划蓝图,可以看到这里将构建“一核、三廊、五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指环岳麓山综合服务核;“三廊”指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和319国道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五组团”指岳麓坪埔、宁乡金玉等五个产城融合功能组团。
产因城而聚,城因产而兴。
“梅溪湖”“洋湖”“大王山”“滨江”,这些原本代表老工业区、城郊的地域,成为了生态新城、总部经济区、文旅目的地、金融中心的代名词,九华新片区、湘阴新片区等也在不断刷新自己的内涵。
与新时代建设偕行,与新发展格局共振——
历史需要湖南湘江新区响亮的回答;
未来需要湖南湘江新区肯定的回答。
她的故事,正在续写。
她的未来,无远弗届。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