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城市更智慧,幸福更升级
沐刃
10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到2022年,城市超级大脑运行顺畅,有力支撑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初步建成‘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到2025年,数字孪生城市和实体城市实现同步建设生长……推动长沙智能化治理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据11日《长沙晚报》)
读毕这条新闻,作为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已逾二十年的市民,笔者止不住对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我们知道,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建设智慧城市,无疑能赋予城市更多“智慧”,让人民生活朝着便捷化、智能化迈进,幸福感、获得感升级,城市及社会治理也将更高效。
有专家指出,所谓“智慧城市”,其核心在于运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力量,搭建能对城市居民之需求作出实时回应的城市生活体系。基于此,笔者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理念实起来。
“智慧城市”的建设,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更是一个理念问题,关键看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否践行新发展理念。我们觉得,把那些市民感到“慢、等、烦”的各类痛点和难点作为建设与优化升级的起点,这样才算落到了实处。
而且,这个“实”字宜贯穿建设的始终——在建设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确保达到精准施“治”、便民高效;在建设中,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而不是为建设而建设、为创新而创新;在投入使用后,如果市民使用体验不佳,则需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
数据跑起来。
毋庸置疑,大数据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最基础和重要的是,尽量打破各管理层级和平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个“数据孤岛”的互联互通,才能让数据切实“跑起来”,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今年的战“疫”过程中,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各种创举,譬如企业复工复产和招工平台以及“健康码”等,有力地证明了,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大数据分析,往往能提高研判与决策的准确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至于那句广为人知的“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更是“智慧”惠及民生的最生动解读。
惠民优起来。
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如何,“阅卷人”是用户,是全体城市居民。建设和服务更加贴身、贴心,“得分”自然会“优+”。譬如,“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政府”“电子市民一卡通”等项目,应该会受到市民的欢迎;如果能开发出基于大数据基础上医保续费、驾照逾期等业务的智能提醒与主动推送,相信也能极大改善市民的体验。
《决定》提出“升级城市超级大脑”,我们认为,如果能让“城市大脑”在交通、物流、文旅、教育、医疗、食品、养老等更多的惠民利民应用场景落地,那无疑是功莫大焉。当然,智慧服务的一体化、一站式应用更普及,用户进入门槛更低,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