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庹新岗
热播剧《人世间》中,主人公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那一代人为我们国家工业的起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也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庞大、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根据人社部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而长沙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35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要突破4000家。这些目标,对我们培育技能人才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换个角度来看,也预示着技能人才将拥有更广阔的事业舞台。
在长沙,不乏技能人才的榜样,23岁就捧起长沙“十行状元”奖杯的张海兵,已经从做好一名焊工到专精机器人运维,用青春诠释“匠心”;砌筑工人孟德良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长沙给予100万元重奖,用诚心善待英才……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和地方发展的“香饽饽”。而从实施“长沙工匠”铸造工程到各类人才政策密集出台,城市与人才的共同发展之势已经形成。长沙人才总量达到280万,人才吸引力居全国第十名,就是明证。
厚植技能人才的成长土壤,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的命题,可以上溯到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向下延伸到职业培训规划、社会认同。比如,近年来劳动教育进课堂正逐渐成为常态;比如《人世间》提到“八级工”,引发人们对产业工人“天花板”的讨论,而眼下,我国正在为技能人才探索建立“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还比如,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等。这些因素叠加,势必会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