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县的转型之势 | 长沙晚报封面特稿

相链区块链

  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此起彼伏,在发展路上,如果不抬头看路,如果没有“明日黄花”的忧患意识,就随时有可能被时代甩在后面。作为中西部第一县的长沙县,一直以领跑之势负重前行,但他们紧盯时代赛道,不断换挡变道稳步前行,克服转型之重,力求转身之美——

  第一县的转型之势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薇频 姜国 宁霞 伍玲 周游 星沙时报记者 任凭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沙县,山河车间点山河,星沙大地指方向。

  “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此行,总书记留下一份最殷重的嘱托、最有力的指引。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其后的调研中寄望长沙县,打造实施“三高四新”引领区、融城发展创新区、乡村振兴标杆区、文旅融合示范区。

  自此,星沙站上了新起点、新跑道、新征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擂响战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转型发展,勇毅前行:2021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第3位。长沙经开区晋升至国家级园区第14位,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全国第7位,连续三年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五星评价。

  春潮声声,催人奋进。转型之路,其势已成:2022年,是星沙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的深入推进之年。朝着国家所需、星沙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星沙立目标、见行动,“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 战略号角吹响,“拓展新空间、发展新产业、争创新优势”实施路径明确,项目建设提速、招商引资提效、营商环境提升、城乡品质提档……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细节渐显。

  转型之重

  五千年华夏文明,两千年星沙繁华。

  不同的时代,一样的精彩。

  在第一次华丽转身之前,长沙县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县。

  在长达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在没有蒸汽机牵引的工业时代下,在没有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的岁月里,天赋异禀的长沙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农耕文明——在1756平方公里的星沙大地上,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6万亩,占全县44%,春华镇、路口镇、高桥镇、金井镇、开慧镇、福临镇崛起为长沙县的一座座“粮仓”,承载着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在社会需求的变迁中,单纯填饱肚子不再是长沙县最主要的追求。

  以变赢势,长沙县开始转型发展,切入制造业赛道。工业文明开始接棒农业文明。

  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考察,长沙县提出了“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种养业为两翼”的“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

  一时之间,改革开放,广东看深圳,湖南看星沙。

  1984年,长沙县原梅花公社的农民章端祥和本村17名农民兄弟,每人集资1000元,在公社的一个小林场创办了长沙同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梅花车身厂,组装潭洲牌客货两用车,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农用车。

  1990年至1992年,梅花车身厂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三年翻番,利税率达到37%,成为湖南省利润率最高的乡镇企业。

  短短几年,长沙县工业强势崛起,以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梁和支柱,长沙县成为全省第一批小康县。

  工业强县的印记,从此伴随星沙。

  1992年,长沙县迎来工业发展的分水岭,正式进入工业园区时代。当年10月8日,长沙县委、县政府在杉星岭的丘岗荒坡上挂牌成立了星沙开发区,即长沙经开区的前身。

以转型发展为引擎,大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长沙经开区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星沙答卷。舒展 摄

  自此,世界向星沙走来,星沙向世界奔赴。

  20平方公里宏伟规划、200万元启动资金、40名精兵强将,一处破旧的农舍、一辆半新的面包车,就是长沙经开区全部的创业资本。

  定第一个点,测第一条线,挖第一锹泥,填第一车土,打第一根桩,一桩伟大事业自此起航。

  以变谋势,长沙县开始构建划时代的产业结构,赢取下一个崭新未来。1994年,长沙经开区迎来日后主导园区产业体系、持续占据“C”位的一家民营企业——三一集团。

  当年,三一实施“双进”战略,进入大城市、进入大行业,落脚长沙经开区,挺进工程机械领域,为三一从涟源的一个焊接材料厂战略转型成为全球一流的工程机械企业埋下伏笔。

  山河智能、中联工起、铁建重工、五新隧装、恒天九五等一大批工程机械企业也相中长沙经开区,紧随而来,投资建厂,共同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沧海桑田,春华秋实。

  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集群效应愈加凸显。除了梅花客车,博世长沙、长丰集团、福田汽车、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组成“汽车湘军”。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的落户,更是传为佳话。

  据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湘鸿回忆,二十多年前,他们就拜访过上汽大众高层。直到2012年9月,园区了解到上汽大众准备布局中西部,闻讯而动,开展精准招商。

  4块项目用地,位置不同,且是山林地,坐车走路都不方便,上千亩的地怎么看?为此长沙经开区首次调用了三一的直升机,请上汽大众从德国方过来的企业高层“空中选地”,最终成功签约。

  2017年,长沙经开区汽车产业迅速壮大,超越工程机械成为第一个千亿产业。

  依托蓝思科技、国科微电子、纽曼科技、维胜科技等企业着力拉升智能终端的上游链条,长沙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快速壮大。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兴未艾,让长沙经开区瞄准未来希望所在,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借助区块链、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赋能制造业,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星沙模式”。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长沙县一路演绎高位进位的奇迹。

  然而,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但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越是前景光明,越要增加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清醒地意识到:三十而立的长沙经开区,转型之痛日益强烈。

  从外部形势看,当前,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演进,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长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阻力重重。

  从自身发展看,长沙经开区正面临着发展要素受限之苦、产业深度调整之痛、传统园区转型升级之难三大瓶颈。

  看资源,当前,园区可开发土地面积愈发捉襟见肘。骨感的现实带来的是调规扩区不容乐观,工业用地持续紧张,资金保障压力巨大。

  对比江浙,已开发的土地发展质效提升仍有巨大空间。

  目前,长沙经开区已出让的7.7万亩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不到30万元/亩,在省内较为亮眼,但对比沿海省份江浙差距较明显。在苏州工业园,新项目亩均税收不低于200万元/亩,浙江全省开发区2020年规上企业亩均税收为50万元/亩。

  看产业,作为星沙的两个传统优势产业,工程机械产业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如今再度面临考验。

  在艰难熬过上一个行业低谷期,度过几年短暂的高速增长期后,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受周期波动影响,工程机械产业又出现下滑现象,且短期内难以扭转。

  “主要是受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供应链、原材料涨价、国家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分析,2021—2023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将进入存量时代,出现周期性下滑,但未来出现2012—2015年大调整的可能性较低,大起大落局面难再现。

  数据显示,三一集团去年一季度营收增速为123%,二季度仅为5.3%;山河智能一季度营收增速为144%,第二季度仅为28.6%。

  形势瞬息万变,又怎可事事尽知。

  2018年,长沙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因受中国汽车产业低迷波及,加之主要车企进入技改调整期,和“双碳”政策影响,本地车企燃油车发展受限,而新能源汽车增长动能短期内又难以释放,汽车产业出现断崖式下跌。

  数据是现实的映照。2017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长沙经开区首个千亿级产业,当时的年产量69万台,而去年年产值不足500亿元、年产量仅28万台,产量减少一半以上。

  “园区整车企业多为分(子)公司,在生产经营、对外合作、新车型研发及投放等方面,决策权极为有限。”上述负责人解释道,长沙经开区核心车企引领能力不强,缺乏本土一线品牌,现存的二线合资品牌的竞争优势,随着特斯拉、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迅速崛起也正急剧降低。

  这背后的痛,广汽菲克总裁穆安泽深有体会。

  作为一家专门制造SUV的车企,曾在国内SUV大火之际,凭借Jeep自由光等实力车型吃透行业红利,2016年实现产值189.5亿元,成为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园区的最高年度产值纪录,一时风光无两。

  但寒冬来得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

  2018年以来,广汽菲克产销量持续下滑,2021年年产量为1.6万辆,年销售1.9万辆,与2017年产销均破20万辆的辉煌业绩相比,不到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广州工厂也被关停。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期,我们先后进行了市场调整和人员精简,股东双方也在去年7月向广汽菲克增资30亿元,增强信心。”穆安泽颇为感慨地说,目前公司不盲目追求市占率,而是追求公司和车型尽快实现盈利,今年将导入多款车型,同时谋求产品升级,研发混合动力新型SUV。

  规模大、人员多、船大难掉头……园区发展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

  “要么就翻身,要么就翻船。”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直言不讳,能否成功完成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关系到三一集团的前途命运。

  星沙,不愧是一片创业的热土!从企业家到党政决策者,危机意识一以贯之。

  “又到了要么翻身、要么翻船的十字路口。”2022年1月18日,在与长沙经开区60多名干部座谈时,上任仅5个月的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掷地有声,面对瓶颈之阻、转型之难、竞争之大,他坦言,今天的长沙经开区,又到了必须拿出建区创业的决心和激情的时候,又到了破釜沉舟、在此一战的关键时期。

  “扪心自问我们的制造业是不是很先进?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和融合化程度怎么样?世界级、国家级的产业产品产线多不多?关键核心技术是不是受制于人?自贸区给企业经营发展特别是对外贸进出口的作用多大?”

长沙县争取到中国(湖南)自贸区61%的面积,发展空间巨大。 章帝 摄

  “不再出发,已有的也会失去;不攀新高,攻下的必会失守。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外界对星沙经验、星沙模式仍倍加推崇时,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已经刀刃向内,精准地拿出了自身发展的负面清单:工程机械产业周期性下行,汽车产业新能源产线尚未形成产能,而原生产线将处于停滞状态,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不强;产业链韧性也不够,抗风险能力不强;调规扩区不容乐观,工业用地持续紧张,资金保障压力巨大;园区智能化程度还不高,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够;“腾笼换鸟”还要下大力气推进,亩均效益提升仍有很大空间;各类高能级平台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整合融合、共享共建不够……

  这是直面压力的战略清醒,这是把现实被动化为战略主动的区域自信新高度。

  “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二次创业的决心与姿态在内心深处扎根,二次创业的激情在星沙大地激荡开来。

  变道之稳

  位于开元路的长沙县委机关大院于1995年建成启用,曾是星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后,长沙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挺进百强县到去年位列十强县第5位,星沙的天际线也日新月异,而26年未变的县委大院,成了长沙市“最老”的县委机关大院。

  “大院外表看上去不年轻了,但内里始终是朝气蓬勃的!”长沙县委改革办副主任罗轶慧说,这得益于长沙县历届县委多年来持续进行的一场接力赛,那就是转型发展、改革创新。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之所以每一个时代,都能蹚出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长沙县靠的是同一个制胜之道——奋笔疾书写“变”字。

  记者注意到,长沙县委、县政府始终高举“转型发展 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从而使一个地方的发展走在一条笔直的大道上,而不是忽左忽右、忽东忽西,经常走弯路。但与此同时,每一届却又极富创新,勇于进取,不断把县域发展带入更高、更快、更强的境界。

  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种养业为两翼”的“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到“兴工强县”成为关键词,再到制造业成为现代星沙的灵魂……发展前行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先行的长沙县总是比别人更早触及矛盾,更早碰到难关,也总是勇于闯关,一往无前。

  以长沙县黄兴镇为例,这里曾是有名的化工之乡,化工厂每年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10%。因当时考核的主要指标为工业增加值和财政税收,这些化工厂没有任何环保设施便匆匆上马,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居民苦不堪言。“不要‘带血’的GDP!”长沙县痛下决心,依法关停了13家污染企业。从2008年起,长沙县提出“分类考核,统筹发展”战略,率先取消GDP考核指标,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之相呼应的是,长沙县还划定了“南工北农”的区域版图,今天,黄兴镇已成为会展业、临空经济集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就在去年的农博会上,这个小镇容纳接待了40万中外客商和市民。

  今天,面对全新的转型难题,长沙县如何一路闯关,再蹚出一条新路?

  发展之富,关键富在思想的不断解放。

  放眼国内,江苏县域经济发达的七地之富,首先富在思维的持续活跃。行动上,体现在“敢闯快干”。比如,昆山从1983年自费开辟3.75平方公里工业小区,实现“农转工”,到昆山开发区获国家批准,实现“内转外”,到2010年昆山高新区获批为国家高新区,实现“低转高”,再到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进入“大转强”。正是不断地转型升级,成就了多年稳居百强县市之首的昆山奇迹。

  以先进为鉴,求跨越之策。长沙县破除思维定势,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种风险”的忧患意识,不断提振精气神,全面抬高发展坐标,聚力拓展发展空间,开始了又一次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尽锐出征,再造一个经开区,进而再造一个长沙县!”付旭明说。

  记者走访长沙县各大项目工地,就从长沙县的干部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特别有劲的谋事、干事、成事情怀。

  二次创业如何创?

  “唯有拓展新空间,发展新产业,争创新优势。”“以高起点大空间构建竞争新优势之路!”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高表示,长沙县将以敢舍善谋的勇气和智慧,拓展四大空间:

  舍得放弃拓展新空间,“腾笼换鸟”是主突破口。内观县区,长沙经开区对274家供地工业企业摸底发现:园区94%的税收是由20%的工业企业贡献,但用地仅占55.62%;余下80%的供地工业企业仅贡献6%的税收,用地却占到了44.38%。环视江浙,昆山的很多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全部放在负一楼。“下决心盘活闲置用地、提升低效企业。”三十而立的长沙经开区,甩掉守成的老重,昂扬起创业的锐气,不吝来一次“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破解工业用地紧张的难题。一场“向强度要空间,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效益”的行动拉开序幕。

  顺势而为拓展新空间,星沙发力长株先进制造走廊。长沙经开区环抱机场向南延展,沿长株高速形成了一条清晰可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走廊。长沙县决心打破行政区划,助推“三金”建设,抢抓全市高标准建设金阳新城机遇,“东拓”建设梅花工贸新区,在该区域80平方公里内重点打造湖南省汽车配套产业园和长沙经开区汽车制造战略拓展区。向南延伸产业触角,沿长株高速向黄兴和株洲云龙稳步迈进,以产业为媒介,以融合为契机,以一体化为目标,协同做大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走廊。

  敢想敢干拓展新空间,星沙人喊出了“西有岳麓山 东有松雅湖”的响亮口号。

  有湖的地方大部分都有生态、有科创,比如江苏太湖、东莞松山湖、武汉东湖、杭州湾,都是以水之名,大兴科创,以水聚财,借水揽才。星沙大道尽头,有“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之称的松雅湖,淡蓝色的水面波光粼粼,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星沙大地。对这片难得的城市湿地,多年来,长沙县历届主政者宁愿慢开发,甚至不开发,给松雅湖留白,也决不因乱开发给后人留遗憾。如今,松雅湖迎来了最美的明天:长沙县计划投资2000亿元,先建成松雅湖生态新城,引进大科学装置,招引国际科学家,以最好的资源,招引高端的科创团队,在长沙形成“西有岳麓山,东有松雅湖”的比翼齐飞科创格局。

松雅湖畔,一座生态新城正在崛起。章帝 摄

  今年,这幅最美蓝图有了实施路径:长沙县将精致精美建设松雅湖生态新城。全面启动水渡河片区产城融合项目,加快科技园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慢行系统。支持高校科创中心进驻,引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创新平台、国家级产业研究中心落户,建设松雅湖智算中心、海创中心,在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上迈出坚实步伐。

  向内求索拓展新空间,星沙人“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打造开放新平台。”长沙县的版图上,自贸区、长沙经开区、黄花综保区、自贸会展区、自贸临空区五区叠加的优势得天独厚。转型升级再闯关,就要激活平台新动能。要把平台打造成为资源汇集的“磁场”、要素聚集的“洼地”。

  大空间大产业大梦想。

  “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强未来产业。”长沙县、长沙经开区聚焦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锚定5000亿级园区、全国第一方阵的闪亮“小目标”,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科技创新,实施亩均效益、转型升级、智改数转、两业两化融合、个十百千、培优扶新等“六大工程”,推进“挖潜、补缺、培优、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发展阶段在变。长沙经开区从依靠资本驱动(4.0版本),转变为依靠打造产业创新生态驱动的发展新阶段。

  园区正紧紧围绕发动机、液压元器件、变速箱和减速机、传感器、电控装置、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和项目,补短板、破“卡点”,既让装备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又催新兴产业“新树结硕果”,在增量上做文章,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

  产业布局在变。从“两主一特”(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转变为“工程机械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

  角色定位在变。合肥市政府被誉为中国最牛“风险投资机构”,慧眼识珠,培育出了京东方和蔚来2家巨头企业,一时传为佳话。以往园区干部都自称“金牌店小二”,如今,长沙经开区又多了“项目合伙人”的角色。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红扳起手指举例说,比如,三一科学城、三一智能网联重卡、蓝思科技视窗触控玻璃面板扩产等重点项目,园区和县里都当了项目合伙人。

  地方政府的自我加压,换来的是企业的信心满怀:这个春天,长沙经开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工程机械产业加速向绿色化、无人化、智能化转型,暂时的周期性调整,有利于龙头企业抢占新一轮制高点;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进军步伐,园区所有企业均已在新能源车型上布局发力;数字经济、生物技术和生命健康产业不断壮大。

  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21年,长沙县7项工作获省政府激励表扬。其中,“扬长带短”打造生态,抓住产业领头雁,再一次成为领跑全国的“星沙经验”。

  潮起潇湘,创新者强。

长沙县不仅是一座机遇之城、梦想之城,更是一座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章帝 摄

  转身之美

  2022年新春伊始,星沙大地上演了一场企业开门红“接力秀”:

  2月4日,山河智能凿岩设备今年已获取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多,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火爆;

  2月4日晚,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作为全球重大基建项目的“主力军”,三一62米泵车作为摄像机的架设点和拍摄的“天眼”,助力北京冬奥会,再次“火出圈”。

  2月6日,总投资50亿元的上汽大众奥迪新车型项目落户长沙经开区,中部地区中高端车型生产基地已具雏形。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扩张之时,上汽大众也加速转型升级,迅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10月,总投资约80亿元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沙经开区开工,计划2024年起逐步投产MEB平台新能源车型,预计产能达10万辆/年。作为转型升级第一步,计划新建的电池车间,规划年产15万套新能源电池,同时预留产能升级空间。建成投产后,项目将进一步推动长沙经开区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和核心零部件为主导的集聚区。

  2月8日,三一集团66台“世界泵王”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缓缓驶出长沙产业园。同一天,铁建重工多台矿用TBM正加速生产或打包,发往全国;

  2月10日,天河国云中标南网数研院区块链平台建设(跨链服务)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实现平台的适应性升级与改造;

  2月15日,源品生物主导的“人羊膜间充干细胞治疗多卵巢综合征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入选长沙重点研发计划。

  多彩星沙走新路,创新路上,尽显转型之美……

  三一收费站北面,一栋全玻璃外墙的巨大厂房,是三一集团的“灯塔工厂”,被三一人亲切称为“18号厂房”。这个智能制造车间效率高,下料、分拣、焊接、涂装和装配等工艺,都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来完成,被誉为“中国最聪明的工厂”“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

  借助现代制造技术,生产效率追风逐日。以泵车为例,1999年,一个月只能生产几台,如今,“18号厂房”45分钟就可下线一台泵车。目前,三一集团启动了近30个“灯塔工厂”或智能车间项目建设,在各项关键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效率和产能均大幅提升。

  给你6分钟,你能做什么?刷朋友圈?散散步?在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上,每6分钟,就有一台重型机械柴油发动机下线。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提高发动机质量水平,加强主机产品配套能力,三一集团与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在长沙经开区成立发动机合资公司——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主攻重型机械发动机的研发与生产。

  目前,湖南道依茨公司所生产的发动机三大核心硬件——缸体缸盖和电机分别由长沙经开区的熙迈、索恩格等三家公司制造,零部件本地化率可达到30%,并将在未来一年提升到50%。“关键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工程机械和商务车有了本地生产的发动机,填补了“湖南智造”高端发动机的空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山河智能壬寅虎年正式开工!”2月7日上午,伴随着礼炮的轰鸣,在山河工业城三期项目厂房内,山河智能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宣布公司正式开工。一座崭新的智慧工业城即将拔节生长。

  “2年200亿 5年再翻番”,是山河智能的战略目标。去年,山河智能坚持自主创新,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工程机械数字样机及孪生技术,被列入2021年湖南省十大攻关项目;在“智慧车间”内,挖掘机生产效率由70分钟/台压缩至30分钟/台,快捷分离上下车方法,解决了重型工程机械运输困难的世界性难题。

  一场数据与机器带来的变革,正在颠覆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星沙大地上创新实践不断涌现。

  在集群内部协同创新上搭平台。长沙县、长沙经开区推动建设统一的全省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开放共享三一集团等制造业龙头的千亿级制造资源,积极利用三一云谷等创新创业平台,引进产品研发、物联网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截至目前,长沙经开区共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93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9家。

  在中小企业发展上优服务。长沙县积极打造创新孵化服务机构。据介绍,三一众创成立至今,累计孵化企业和团队430余家。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三一众创总经理陆犇表示,三一众创不仅提供场地和厂房,还为入孵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务等细致化服务。

  2021年,湖南省提出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全部指向关键核心技术。长沙经开区铁建重工大型掘进机主轴承、三一重工高端液压元器件、顶立科技第三代半导体、天河国云区块链底层技术、山河智能工程机械数字样机及孪生技术等5大科技攻关项目入选。这些项目无一不是高新技术主导的产业最前端项目,而对技术实施攻关的园区企业无一不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当金属的光泽与智慧的光芒交相辉映,当机器的轰响与头脑的风暴激荡共鸣,星沙智造如虎添翼。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山河智能在“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居第4、30、32位。

  在技术创新应用上强机制。去年9月,长沙经开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揭榜挂帅”机制,首批启动9大项目,揭牌成立湖南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在产业智能化技改项目上创新应用“揭榜挂帅”机制,促进高端装备与数字孪生、5G、区块链等六大技术实现“技术+场景”的融合。“榜单跟着场景走,场景跟着需求走,让政府与企业形成新的‘创新合伙人’,鼓励企业在技术应用上‘多走一步、快走一步’。”长沙经开区产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夏绿林说。

长沙经开区绘就高质量新画卷。蒋炼 摄

  近年来,长沙县及长沙经开区聚焦“三智一芯”,在“三位一体+新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产业链”融合推进下,以新项目、新建设、新技改驱动“新三驾马车”,将产业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打得虎虎生风。

  只有打破桎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这,是转型的力量。

  站在“长沙之眼”,回望过去一年,积土为山,长沙县在打造“三个高地”中走在前列,转型发展蹚出新路。

  双休日仍川流不息、群贤毕至的星沙区块链产业园,曾是长沙县下的一步“闲棋冷子”。如今,这里形成了湖南区块链发展“小气候”,甚至创造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未来”。

  国产最大盾构机“京华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湖南省东方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参与起草的全国首个区块链安全技术测评地方标准实施;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试运营……这背后都有区块链的功劳。天河国云、树根格致等企业更是积极推广区块链运用,赋能智能制造。

  新鲜血液的注入,长沙县的产业体系内容更丰富,结构更优化。

  2021年,长沙县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72亿元、631亿元,先进制造业发展质效领跑全省。依托蓝思科技、国科微电子、维胜科技等企业快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92亿元,获批全国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作为后起之秀,微智医疗正致力于打造国际合作的“产学研”创新科技园,源品生物正在打造干细胞治疗领域“独角兽”,海凭医疗也在打造高端专业医疗器械产业园区。

  2020年9月,湖南自贸试验区成功获批,长沙县实施范围内,以临空、会展、经开为主的三大片区争取到61%的面积。这是继20年前,长沙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后,星沙迎来的又一次重要历史发展机遇。如今,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重任,长沙县的转型之路空间更大、底气更足。

  一座机场开辟一座产业新城。在长沙临空片区,通过创新邮件、快件、跨境电商等业务集约化通关模式,日均处理能力提升6倍,将通关时间压缩了33%到50%;自贸会展区举办重大展会24场、会议33场;去年,黄花综保区二期通过验收,在全国综保区排名上升10位……自贸临空区这块“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以转型发展为引擎,大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长沙县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星沙答卷:三一无人电动化、山河智能(三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上汽大众新能源车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运……

  从一片空白到光华灿烂,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从名不见经传到蜚声全球,新时代的星沙制造,正以转型为题,演绎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恢弘大剧。

  历史长河奔流,全球风云变幻,时代翻开崭新一页。

  回眸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的发展之路上,工业化、城市化与国际化一起推进,转型之美无处不在。

  2004年,长沙县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14年后,挺进五强。一路高歌猛进、高位进位,长沙县在群雄逐鹿的县域经济排行榜上,划出了一道道美妙的上行线。

  2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纵横的水道和小水塘构成“雨水花园”,干净的食堂飘散着人间烟火气,白色的走廊格外通风明亮。“有家有业,在星沙,很幸福。”产业工人李雷在英萃园员工小区度过了一个热闹幸福的春节。去年六月,这一全省最大规模公租房正式交付使用,迎来了首批住户,让在园区辛勤耕耘的新星沙人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在你追我赶的城市竞速中,长沙县深知,不能只争经济增长的“单科状元”。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书香城市(区县级)、中国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县、县域发展质量优等级县市、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县、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调出成效、调出了竞争能力,也调出了丰富内涵,串串荣誉如行行诗句,书写的是长沙县、长沙经开区上下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豪情和实干。

  幸福是人民最高的期盼,也是对一座城市最高的褒奖。去年12月30日,第十五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出炉,长沙县再次载誉而归,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这也是长沙县连续十五年获此殊荣。

长沙县宜居、宜业、宜游,连续15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 尹继东 摄

  一年又一年幸福桂冠的加冕,离不开长沙县、长沙经开区不断调整,持续转型积蓄的蓬勃动能。长沙县坚持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近三年民生投入443亿元,重点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县、医卫健康强县、充分就业强县。

  一座动力强劲的发展之城,必然离不开人才奔赴与坚守。

  如鱼得水,如鸟归林,10年新增近40万人的星沙,正在迈向能承载梦想的“未来之城”。

  恰如有创业者感叹的:星沙这座城市带给人民的,不是枯燥的经济数据,而是让你切实感觉到城市有温度、生活有温情、人间有温暖。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2022年伊始,一份规划清晰、路径明确的《长沙县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将深入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农惠农富农、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收入调节机制创新、文化铸魂、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党建聚合力”等七大行动,为星沙新时代、新阶段谋划蓝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县域典范。

  走进星沙,令人震撼的不只是经济总量和工业定力,更有在转型路上的高瞻远瞩和提早布局。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尾声

  星沙,转而有型。

  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时代的进程,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鸣响动人的和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冬奥会冰雪赛道上,中国健儿们飞驰于雪道,奔袭在冰场,闯关夺隘、奋勇争先,在并非传统强项的比赛中争金夺银,大展身手。

  同样,在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的大道上,遍布难关,充满挑战,梦想也在等待着汗水的浇灌。

  在逐梦的图景中,转型无疑是最亮的底色。从工业强县、智能制造、跨越到数字文明,星沙热土不仅有转型的勇气,更有改革的自觉;不仅澎湃经济动能,更助推治理革新。

  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星沙,先人一步躬身入局。2022年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长沙县用一场高层次人才恳谈会开启虎年新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30名博士集体签约。

  未来,这里还将搭建“智汇潇湘 才涌星沙——松雅湖人才沙龙”,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2021年,长沙县为各类人才发放补贴1570万元,为19名创业青年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230万元。

  瞄准人才、着眼未来,人才政策彰显出星沙转型之路的真正内涵——

  发展聚焦于造福百姓。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努力为群众增学位、添床位、稳岗位,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一项项民生举措为普通人的生活注入共富因子……

  “转型发展”的理念不仅仅在GDP的增长中迸发,更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人民至上,转型变得温暖有力;借助转型力量,星沙向着“三个高地”插翅奋飞。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刻画出长沙县未来的清晰轮廓。

  披荆斩棘,走过关山万重。

  勇往直前,迎向辉煌未来。

【作者:唐薇频 姜国 宁霞 伍玲 周游 任凭】 【编辑:肖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