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蕴涵传统文化滋养

相链区块链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传统文化滋养

吴源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先进分子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伟大建党精神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重在“立心”,是方向感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作思想指导、有远大理想作方向指引的政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其建党基石。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以何立身,所往何处”的问题。经过苦苦求索,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找到了真理和理想的“火炬”,从此照亮了中国的前程。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理想, 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立心”。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要有人生理想,就要明确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守住自己的立场、原则、方向和奋斗目标。这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搞清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朝什么方向前进”,可谓异曲同工、一脉相承。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重在“立命”,是使命感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正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要“救命”,要“续命”,要“改命”,就得先“立命”。使命愈强,则奋斗愈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是中国共产党立下的初心和使命。自建党之日起,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经过 100 年的顽强奋斗, 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生民立命”,是中华传统道德对先进分子的要求,就是要为天下人确立生命价值、奋斗意义、社会理想。从“大同”到“小康”,从“等贵贱,均贫富”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无一不是为生民立命之举。中华有志之士赋予自身生命以强烈的使命感,其来有自,但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表现得更主动、更崇高、更彻底。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重在“立功”,是奋斗感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定了其行动党、革命党的鲜明特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刚劲血脉,如静水深流一般, 淌进每个共产党人的身上,最终汇成百年大党不惧风浪、战天斗地的英雄伟力和磅礴气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 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勋,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功绩。“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无一不有“立功”情怀。“大丈夫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无数英雄豪杰的人生理想。只不过, 中国共产党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立下不朽之功,与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为帝王、为家族、为个人立功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四、“忠诚于党,不负人民”重在“立德”,是价值感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有着严明的纪律性,“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无不强调对党绝对忠诚。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因而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人民;不负人民,就是不负于党。“忠诚于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品格,也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最根本的要求。“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为民始终是中华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品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数先进分子在为国为民的奋斗中实现着人生价值、彰显着道德光辉。中国共产党把“忠国爱民”这一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道德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形成了鲜明的党性特质。


【作者:】 【编辑:饶丽】
关键词:党史学习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