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园区的长沙样本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九月,秋高气爽,硕果累累。

  走进位于金霞经开区的国控湖南物流中心,医药分拣仓库一派繁忙。公司在长沙发展多年,目前已拥有20多家子公司,经营包括药品、器械、耗材、保健品等多元化产品3万多个品规。

  “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高效服务切实增强了我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表示,“十四五”期间,国药控股将持续加大在长沙市的投资服务力度,在金霞经开区投资运营国药控股(湖南)医药创新产业园。该项目将建设智慧供应链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孵化中心、智能工厂等,打造全产业链的医药健康产业园。

  产业园区是长沙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是争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排头兵。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园区在时代潮涌中各显身手,在你追我赶中迸发出活力,共同推动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

  “专精特新”成为园区标签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全市统筹园区布局和产业衔接,按照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的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各园区合理分工、突出优势、错位发展,聚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提质增速。目前,国家级园区主特产业产值占比70%以上,省级园区60%以上,培育了工程机械、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五个千亿产业集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百木成林、万木撑天的蓬勃发展之局,绝非一日之功,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创新实干。

  长沙各大园区坚持增强创新动力机制和创新活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各园区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4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家。

  创新环境亦在不断优化,园区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创新产出成果斐然,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专项项目27个,全国省会第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科技创新成为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科技部火炬中心在2021全国硬科技企业峰会上发布的“全国100家硬科技企业之星”中,长沙企业海格北斗、天仪研究院、华曙高科等7家企业入选。圣湘生物参与主导新冠分子检测系统国际标准(ISO)制定。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落户长沙种业硅谷,实现我市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按照国内最高制造标准生产的三一首台氢燃料重卡6月下线,整车百公里氢耗低于12千克,居行业领先水平。天仪研究院“海丝一号”获2021年世界雷达博览会金奖。航升卫星公司研制的“航升一号”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是国内首颗升空入轨的智能遥感卫星。

  在长沙园区的一个个厂房、车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度融入长沙的高端制造业。

  项目为王

  紧扣主特产业精准发力

  项目兴则园区兴,项目强则园区强。如今,一个个重大项目正拔地而起,挺起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长沙产业园区在项目招引上,主要是追高逐新、招大引强,紧扣主特产业精准发力。

  从2017年底开始,长沙着力建设22条产业链,顶层设计建制度,龙头招引续潜能,形成了产业链建设“长沙模式”。

  作为产业链建设的主力军,长沙各园区瞄准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积极引进符合产业规划、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全市园区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全市园区实现招商引资总额超万亿元。

  2020年,全市产业链共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24个,新引进计划投资额过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及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产业项目均落户园区。

  9月6日,在长沙市推进“三高四新”战略暨投资环境(上海)推介会上,产业延链补链获得突破。邦盛2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落户宁乡高新区,将布局40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高品质磷酸铁锂,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产值突破百亿元,致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位于长沙高新区的巴斯夫与杉杉能源合作项目,将生产正极活性材料(CAM)和正极材料前驱体(PCAM),对于推动我市锂电池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组合和竞争力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园区项目建设速度亦在加快。今年以来,长沙惠科光电3条生产线实现点亮投产,产品综合优良率95%以上;天际新能源汽车长沙工厂、福田汽车长沙超级卡车工厂正式投产;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四条刀片电池产线实现日产5万片;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实现首批设备“点亮”;中联智慧产业城首开区厂房全部建成;长远锂科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6月封顶;投资120亿元的全省最大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形成了企业与园区共生共赢、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

  全市现已形成先进制造业领跑全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

  服务成为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人才,依旧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凤凰择高枝而栖,人才奔事业而来。长沙各大园区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以高素质人才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各园区积极打造集生产服务、居住生活、基础教育、商业商务、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圈,推动名校、名医院进园区,为各类人才创造宜业宜居的人文环境,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越来越多的企业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项目落户。投资者称赞不绝的背后,是长沙各大工业园区各显身手,把服务当成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营商环境正成为孵新育小、招商引资、产业壮大的法宝。

  长沙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成功获批省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宁乡经开区获批湖南省社会投资工业项目承诺制审批改革示范试点单位,承接授权事项审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金霞经开区实施产业兴园、人才兴园、实干兴园战略,以上门零距离服务、企业开办审批零收费和对一切破坏营商环境优化行为的零容忍为底线,打造了“金小二”名片……

  如今,长沙园区正在深入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等先进园区发展经验,以“增强企业吸附力、满意度、归属感”为目标,全力打造“倾力支持、立说立行、精心呵护”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活力提升

  园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长沙各产业园区抢抓机遇、砥砺奋进,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全市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促融合”方针,实现园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20年,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369.9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了7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在工业园区。

  长沙经开区连续两年进入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前20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长沙高新区在“2020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中排名第10,成为湖南唯一进入前十的园区;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和国家再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宁乡高新区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霞经开区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隆平高科技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创建成功的三个种业园之一……

  今年以来,各园区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产业链条不断充实,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国家级园区主特产业产值占比均有81%以上,在工信部发布的“2021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中,长沙有三家园区上榜。

  回首发展,展望未来,我们惊喜地看到,一个个“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五好”园区样本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亮眼。

【作者:】 【编辑:张日】
关键词:园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