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关键性人才支撑体系

相链区块链

  王一博  秦武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强“五支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支持体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沙篇章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一、建强“五支关键性人才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适应长沙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需打造一支规模大、素质好、结构优、效能高的人才队伍。笔者建议,聚焦“引、育、聚、用”等关键环节,以“大视野”“硬措施”“活机制”建强“五支关键性人才队伍”。

  一是强化高层次科创人才队伍建设。放眼全球,以“清单式”引育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创新“一事一议”引进通道等方式,重点吸引突破关键建设瓶颈的“顶尖人才”。通过探索“企业引才、高校留编、校企共享、政策叠加”等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实现高层次科创人才的高效引用。

  二是强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个性化、多通道、递进式培养体系,探索青年人才长周期考核机制,重视发挥引进的领军人才、本土的“银发人才”火种作用,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坚实后备军,可以通过完善博士后管理服务体制、加大博士后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增强博士后工作表彰宣传力度等方式,助推博士后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三是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引导鼓励企业以岗位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技能人才。鼓励高职院校联合外资企业开展外国工业机械标准本土化与“双元制”人才培养,提升长沙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同时,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相互贯通融合,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四是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实施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及时出台高级管理人才认定及评价办法,完善高级管理人才的认定制度。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一批国际化人才培养海外基地,培育一支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

  五是加大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可以通过支持成立“国际化人才引才联盟”,发动企业代表与人才中介代表一起“抱团引才”等方式,畅通国际化引才渠道。一方面,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国际技能竞赛,鼓励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考取国际公认的行业资质证书,创新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措施;另一方面,鼓励与海外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人才“飞地”等,用好用活海外人才。

  二、从“子系统”入手完善人才支持体系

  人才兴,则长沙兴。笔者建议,应切合长沙实际,从制度安排、协同机制、共享平台、人才生态等“子系统”入手,构筑好支撑人才队伍发展的“大系统”,让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让各种人才在长沙遍地开花、各尽其用。

  从“机制创新”“政策保障”入手,构筑支撑人才队伍发展的制度体系。设立不同维度的人才评价与人才认定指标,探索将人才评定权“放”给具备条件的用人主体,解决好创新型企业人才认定难、人才评定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同时,出台满足企业对人才差异化、多样化需求的专项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政策动态评估调整机制,解决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匹配失衡、人才政策执行中断等问题。

  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入手,构筑支撑人才队伍发展的协同机制。建立人才信息、政策、项目、平台等要素资源的整合机制,解决好教育、科技、产业、人才等部门力量分散问题,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解决人才培养中各主体协同不足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衔接。

  从“互通互认”“共建共享”入手,构筑支撑人才队伍发展的共享平台。建立人才主管机构与服务机构的商调机制,推动人才的跨单位流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企业之间人才互通互认互用,解决好人才共享不足的问题。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共享平台建设,推动人才和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提高人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人才流动和价值实现。

  从“硬环境”“软环境”入手,构筑支撑人才队伍发展的人才生态。当前,长沙正着力打造“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幸福生态圈。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规划营造复合、高品质的“类海外”城市场景,建设人才公寓等方式,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都能在长沙舒心生活。建立人才联络对接服务机制,探索智慧化人才管理手段,解决好人才服务水平不足问题。帮助人才解决落户、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人才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在长沙安心发展。

  (王一博,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秦武锋,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王一博  秦武锋】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