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改革驱动长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理论征文

相链区块链

  郑以仁

  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深化改革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斩获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国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等多项“国字号”荣誉,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位。

  一、长沙制造业领域改革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产业链机制改革,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坚持以产业链思维抓制造强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实施“链长制”,并受国务院通报表彰。夯实产业链基础机制。围绕加快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明确17条重点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梳理“一图四库一清单一报告”,为产业链招商提供精准的“路线图”。自长沙产业链建设工作全面铺开以来,长沙始终保持着“平均每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产业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的高速度。完善产业链协调机制,探索实施“双链长制”,新设立“企业链长”,建立“五长联动”等多项工作机制,合力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目前,全市产业链集中了全市60%以上规上企业、70%以上规工产值、80%以上省市创新平台。创新产业链招商机制,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以存量扩增量促进企业扩能升级。三安光电、惠科光电、中伟新能源、德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长沙。

  (二)创新产业集群培育模式,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建立“点线面”联动的产业集群培育模式,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产业集群培育“长沙模式”受到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推介。“点”上抓龙头,加快壮大促进组织。制定长沙市集群促进组织管理办法,推动集群促进组织发挥行业“领头雁”作用,不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引入专业人员和组建专职团队,加快促进集群发展壮大。“线”上抓研发,全力攻克技术难题。出台《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推动产业集群重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近三年,全市累计承担国家、省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54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23项。“面”上搭平台,加速提升集群影响。大力建设展会平台,举办世界计算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不断提升长沙国家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目前,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正向世界级集群目标迈进。

  (三)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开展常态化帮扶,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助力企业发展。实施领军企业登峰行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针对头部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多方面服务和指导企业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百亿级工业企业20家,数量居省会城市前列。以三一、中联等为代表的5家工程机械产业企业入选全球工程机械50强。实施中小企业“拔尖行动”,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备库,通过政策引导、数字化改造、精准帮扶等多种方式,助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目前,长沙累计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个(居中部首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213家(含在公示企业)。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推动企业入规纳统。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通过政策支持、要素集聚、精准服务、动态培育等手段,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做优”“优上市”。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企业123家,居全省首位。

  (四)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产业发展优质载体。以“五好”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动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园区亩均效益改革。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大力清理闲置用地,加强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潜力。2023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园区亩均税收同比增长6.65%。扎实推进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以“两清单两增量”为主抓手,建立定期通报调度、项目建设协调、重点招商企业对接等机制,引导区县、园区聚焦项目、企业、产值、税收持续发力,提升园区发展质效。大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链条赋予园区168项闭环管理权限,下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做到“园区事园区办”。探索实施小管委会、大公司的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上榜2024年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上榜2024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五)探索数实融合新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强化数字产业布局。将数字产业作为长沙“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四个新兴产业之一。建立长沙软件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长沙信息产业园等软件产业集群区,吸引湘江鲲鹏、CSDN总部等头部名企入驻。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位列全国数字百强市第17位。强化数字产业新基建。加快布局以5G、工业互联网、智能计算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优化自主安全计算产业配套能力。2023年,长沙49个项目入选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实施数字赋能实体工程。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全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发工业APP超过2万个。6家工厂、24个场景上榜2023年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博世长沙工厂、三一集团18号工厂被认证为全球灯塔工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长沙制造业发展中仍然存在招商引资模式转型面临瓶颈、产业链配套仍需完善、产业推进机制仍有完善空间等困难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通过改革予以破解。

  二、对下一步改革的四点建议

  (一)优化产业推进机制,强化产业引领力。细化产业主攻方向和实施路径。前瞻研究产业前景和本地优势,在“4433”产业主攻方向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力的细分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优化调整产业链机制。进一步压缩整合产业链数量,优化产业链考核机制,提升产业链工作成效。进一步深化园区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改革,提升园区发展活力。

  (二)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激发资源吸引力。探索应用场景招商,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场景应用清单,以场景推动应用,招引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探索“链主”招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出台专项激励政策,推动本地龙头企业开展就近配套,吸引配套企业落户长沙。探索资本招商,充分借鉴合肥、深圳、苏州等地经验,推动财政、国资、社会资本等多渠道发力,做大基金规模,吸引国内头部CVC企业风投。

  (三)深化创新驱动机制,塑造核心竞争力。探索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研究领域,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投入的格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龙头企业“包干制”,由政企共同出资,赋予龙头企业资金分配权、路线决定权、团队组织权,牵头组织开展企业需求类科研攻坚。探索科创飞地建设,依托湘江科学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区域,吸引省内外其他城市到长沙建设科创飞地园区。

  (四)完善融通协作机制,凝聚发展大合力。探索建立全市统一供应链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开展重点产业集群配套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牵头组织创新联合体,加快关键生产设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和就近配套。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借鉴深圳、武汉等地经验,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构建全覆盖、网格化服务体系。

  (作者系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作者:郑以仁】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