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大半个湖南找辣椒 麦子园泡菜跟自己叫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4日讯 据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消息(记者 黄婷婷 严万达)麦子园村不种麦子,却腌泡菜,家家户户,坛坛罐罐。

  辣椒收获季,泡菜腌渍时。如何用老祖宗传下的手艺,做一坛正宗的麦子园泡菜?8月21日,永州冷水滩区麦子园村村民甘发荣给记者做了个示范。

8月21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村民在摆满坛子的地下室里查看腌制的大蒜。在陶土坛里浸泡近两个月,大蒜就能出货了。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必备的是一口肚大颈细陶土坛,摆放在四季恒温地下室,将洗净晾干后的新鲜辣椒填满坛体,插入4条竹篾,呈井字型压实,哗啦啦倒入按比例调配好的米酒和盐水,再在坛沿处倒水,盖上坛盖密封,这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呢?“接下来,就等它在坛子里慢慢发酵。”甘发荣指了指身后,800平方米的地下室,2000多个半人高的泡菜坛整齐排列,不光有辣椒,还有豆角、大蒜。秋分之后,坛中美味便可呈上餐桌。

  如此壮观有序的地下泡菜腌渍厂,记者第一次见,对习惯了家庭腌渍泡菜的麦子园村村民们来说,也是新鲜事。

8月21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小孩子舔吃陶土坛里腌制出来的大蒜。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2019年8月,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麦子园泡菜厂落地建成。多稀奇啊!这个偏远的湘南小乡村,长的从来是玉米、花生,头一回“长”出白墙蓝顶的现代化工厂。

  47岁的贫困户潘尚忠看了心痒痒:如今,自家村里终于盼来了产业,脱贫有望!

  东拼西凑,潘尚忠借了8万元,和村里其他19户村民一起,入股麦子园泡菜厂。

  很快,泡菜厂开始投入生产。潘尚忠喜滋滋地盘算着,第二年就该挣大钱了。

8月22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麦子园泡菜厂成了村里一道靓丽风景线。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然而,创业初期,谈何容易。麦子园泡菜厂坚持收购优质辣椒,却因缺乏渠道,导致产量可怜,原计划生产100吨的泡菜,只生产出20吨,有订单,没有货。

  股东大会上,村民闹翻了天。

  “工作队骗人,还我本钱!”“泡菜产业是不是不挣钱?”

  永州市政府办驻麦子园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刘建军认真思索,当初设想在麦子园村发展泡菜产业,是工作队根据麦子园村实际情况,历经几个月四处调研,找准市场空白做出的谨慎决定,路子没走错!

  刘建军拿出麦子园村的泡菜产业3年规划,耐心安抚大家:“产业发展有周期,初期难免有波折,大家要有信心。”

8月22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村民在采摘辣椒。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为什么非要收购那么好的辣椒?一般人又吃不出来……”有村民小声嘀咕,质疑工作队“死脑筋”。

  听到这里,刘建军生气了,他一拍桌子:“谁要卖低劣泡菜,我第一个不答应!”随即他又跟村民们讲道理,“好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大家想脱贫致富是好事,可不能失去诚信啊!”

  一次次思想工作做下来,村民们渐渐抛去了一些糊涂的希望,开始踏踏实实地在工厂干起活来。

  潘尚忠每日8时不到便来泡菜厂,检查发酵情况,清扫地下室卫生,俨然成了泡菜“管家”;村民周顺舟负责采购,为了找到质优价廉的辣椒,大半个湖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8月22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村民们在泡菜厂加工辣椒。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跟着工作队外出学习,村民们的思路也渐渐打开了:原来用漏斗装袋就可以避免封口的残留物;塑料包装太简陋了,得找人来设计新包装;电商很火,这么好的泡菜不怕城里人不识货……

  一年来,这些“创业小白”们一步步摸索着,饱尝了发展产业的艰辛,也终于品尝到了丰厚的劳动成果。

  “来试试今年新腌好的麦子园泡菜。”刘建军得意地打开坛盖。真酸,可也真香!夹起一颗泡椒,一口咬下去,爽脆去腻,唤醒了“食欲不振”的味蕾。

8月22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周末放假的小孩也和大人一起来到泡菜厂剪辣椒柄。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麦子园泡菜厂里非常热闹。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刘建军说,产量提升后,不光是冷水滩区,还有4家长沙的餐饮企业来泡菜厂“考察”,试吃之后,纷纷订货。

  勤奋创业的老爸有了成绩,潘尚忠的女儿学习也格外认真。8月21日晚出榜单,女儿考上吉首大学。潘尚忠兴奋得一夜没睡,22日天没亮,便开着今年新买的标致汽车,满面红光地来工厂打理泡菜。

  咕咚咕咚……地下室里,上千坛泡菜发酵排出的气体,经坛口水槽溢出,声音此起彼伏。

  “挣大钱的梦想实现了吗?”记者问。

  “你听,就像泡菜发酵需要时间。”潘尚忠笑了,“挣钱也不能急,要一步步来,靠奋斗来实现!”

  【记者手记】

  找对路 有奔头

  黄婷婷 严万达

  天没亮就来泡菜厂的,不止股东潘尚忠,还有20多位村民。

  她们担着自家种的辣椒,带上剪刀和板凳,只等工厂开门,就准备撸袖子干活。

8月21日,永州市冷水滩区麦子园村,村民何顺琳(右二)提着刚摘的辣椒去卖给泡菜厂。有了泡菜厂,村民的辣椒、豆角、大蒜都不愁销路了。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唐庚春大姐告诉记者,种了好辣椒卖到泡菜厂,一公斤4.7元;剪辣椒柄,1公斤0.3元;扫地清理垃圾,每个月610元……年收入轻松过万元,这些都是泡菜厂带来的收入。

  辣椒一拨拨送过来,唐庚春们围坐在一起,谈笑着,劳动着,中午饭点过了也不愿意停下来。

  多么勤劳的老百姓。扶贫队长刘建军深知,麦子园村的村民过去困于贫穷,不是因为懒,而是没找对路。实践证明,泡菜厂就是那条致富之路,村民们干活都有了奔头。

  “带点泡菜回去吧?”唐庚春热情地对记者说。

  一旁的村民打趣道:“懒得提咯,他们喜欢上网买东西。”

  “那你们再等等,我们就快有电商了,包装都设计好了!”看着唐庚春掩不住的笑容,记者期待着。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8月24日03版)

【作者:】 【编辑:张日】
关键词:麦子园村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