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诗情 满卷沧桑 ——评《诗歌洞庭》
唐之享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得名于湖中之山洞庭山。在历史文献里,洞庭湖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云梦、九江、重湖等。自屈原放逐沅湘吟咏后,其名开始远播。从南北朝颜延之、阴铿,到唐代张说、李白、杜甫、李群玉,以及宋代范仲淹,天下咏洞庭的诗人不计其数,他们登楼望水,“玩四时胜概,览八方佳境”“怅夙志犹未酬,嗟吾生之既晚”,诗人的心境与风土人情相生互融、虚实契合、相得益彰,以至赋予“洞庭”源远流长的人文审美风尚。这种诗意审美因缘于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壮阔胜景,又在年积月累的文化沿袭中得以升华、保留和传扬,洞庭由此成为一个独特而经典的吟咏意象存在于诗歌之中,并被持续流传下来。这些诗歌作品高蹈沉潜、跌宕生姿、意味无穷,它们像湖区常有的白荷花在层叠的翠叶衬托下,银装素裹,晶莹夺目,为湖湘更为神州增添异彩。
洞庭湖是湖南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洞庭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孕育着楚地千千万万子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一。由童中贤、刘师健、詹春华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诗歌洞庭》这个选本,选取古今201位诗人吟咏洞庭湖的280多首作品进行简评,分“湖光水色”“楼韵千秋”“青螺浮黛”“祠宇香魂”“风物清致”五个版块编排,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被激活、被开拓、被升华,让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书中所选的作品从诗人的情怀和视角,记录了洞庭湖的山水风光、历史掌故、风俗民情,给洞庭湖涂上了浓重绮丽的文化色彩,体现出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
洞庭湖景色迷人,湖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湖面广阔,烟波浩渺,横无际涯,有一种开阔、奔放的气势。湖中君山青翠,湖边城池巍峨,自然风景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诗人在领略大自然优美风光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并赋而为诗,经常着笔于洞庭水势、风浪、秋月、渔舟、风帆、雁声等极致美感,构成了一系列独具审美意蕴的洞庭意象,如“洞庭波”“洞庭霜”“洞庭秋”“洞庭月”“洞庭青草”等,张弛有度,动静皆宜,洞庭意象群特征鲜明而突出。
洞庭湖典故生动,这里形成了湘妃传说、湘灵传说、舜帝传说、斑竹传说等系列神话或传说故事。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给洞庭湖蒙上了美丽凄迷的神话色彩,相爱而相分的离别之痛,成为后世游子思妇别离之愁的经典。《庄子》中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的传说,使洞庭湖地区具有了非常遥远、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同时赋予了洞庭湖以自然天籁、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这些故事本身便具有诗化的浪漫气息,一直为骚人墨客所钟爱,其本身具有的悲情传统也为诗歌带入了一种固定的愁哀与抒情模式,不可忽视。
洞庭湖意蕴深厚,具有山水文学、爱国文学(美刺文学)、隐逸文学、贬谪文学多重主题。“登斯楼也,或骚人吟咏以倚徙,或才士浏览而徘徊,或羁臣伤其滞留,或旅客动其愁怀,或冠盖缤纷绮阁,或羽客翩跹丹崖,或豪情大恸于槛外,或梦魂时恋乎湖隈”,均给洞庭湖披上了传统的人文色彩。这一地域的迁谪诗,既有被贬诗作的共同特点,即生存的恐惧、心里的苦闷、思乡情怀与报效愿望,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贬谪文人临洞庭而登高望远,更让洞庭湖成为文人墨客释放自我、畅想未来的心中“桃源”。
这一地区的送别诗作也颇多,它既有一般送别诗歌所共有的特点,如表达深厚的友谊、离别的伤痛,又因为地处水畔,产生了典型的水与船的送别意象,并在诗中带有怀古色彩与淡淡的哀愁。还有,贬谪或漫游洞庭湖的诗人人生经历复杂,承受诸多痛苦,大多数贬谪文人借游览名山名水之际,参悟佛道,即兴抒发佛道玄思,以减轻内心的痛苦,张说许多诗作便是如此。
古往今来,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的诗歌之多,文学史上,难有与之相抗衡者,而且诗歌创作视野开阔、内涵丰厚,其杰出的诗歌成就,获得了历代文论家的高度评价。可以说,历代诗人对洞庭的大力书写,既有对洞庭波澜壮阔气势的赞叹,对洞庭温婉如玉场景的描绘,也承载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坚强不屈的精神与旷达不羁的品格,这些伟大的精神与优美的情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与传承。它们不仅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华夏文明、中国精神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这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洞庭湖因其流传典故之生动、湖光山色之迷人、地理位置之显要、资源物产之丰饶,以及众多诗人的足迹和震古烁今的名作,备受世人的关注、仰慕。
洞庭波涌连天雪,一湖诗情逐浪高!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