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铁杉林苑
■杨庆生
一处幽静的深山旮旯,一脉无弦的山涧溪流,一座古朴的青瓦农舍,一个朴实而睿智的村姑……这就是“铁杉林苑”的意境。一座典雅的农家四合院,静静地安卧在青山黛色间;深秋湛蓝的天空下,一柱袅袅炊烟,垂直升腾在空灵的苍穹,显得是那样的古朴、精致、灵动,活脱脱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
前不久,我们几个酷爱户外运动的朋友相邀前往“铁杉林苑”。驱车沿着蜿蜒小溪,穿行在群山连绵、青翠欲滴的林间,听一路流水潺潺,风鸣鸟啼,倒也却去了舟车劳顿,使人神清气爽。这里,其实是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抬头举目,青山滴翠。零零星星的民居,得体地布局在崇山峻岭下的山洼平川。一片片金黄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摇曳下泛起层层荡漾之波,好一派田园风光。
远远望去,我们此行的宿地“铁杉林苑”已在视野之中。
那是一处略高于洼地的小山坡,依山而建的四合院一半建在一块平地上,另一半却悬空于石砌的高坎。山体延伸的走势与小苑的布局,显得是那么地合理得体,浑然天成。小苑坐落的谷底,一脉清流,弯弯曲曲;因较大的落差,致使水流急湍,流韵潺潺,浑然“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天作之合。
自然界本就完美之极,小屋点缀在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恰似一位冰清玉洁的美人额眉上的一颗痣,显得十分清晰、十分自然。小苑的存在,撩醒了山的寂静,凭添了山的灵性。我想,如此完美的搭配,到底是山成就了小苑,还是小苑赋予了山的灵性?
缓步踏入小苑,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映入眼帘。苑外翠竹婀娜飘逸,苑内处处叶绿花红。环绕小苑一周,攀附着藤蔓的竹篱,形成一道齐胸高的花墙。小苑中央的一池泉,星星点点布满睡莲,五彩斑斓的小鱼在悠然游弋。由不规则真石铺设的地面,平整如镜,泥尘不沾。两层纯木构的杆栏式传统建筑,显得古香古色。正屋一层大厅布展着民族传统服饰,二楼和四合院前栋都是客房,客房内的风格布局完全区别于流行的宾馆,给人一种雅致、温馨之感。小苑前栋临空的负一楼,主人匠心独具地布置了一个小茶室。茶室的装点别具一格,精致有序,给人一种无可挑剔的感觉。
正当我们一行人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惊诧时,老板娘笑吟吟地迎了出来,自我介绍说:“今早树上喜鹊叫喳喳,我就晓得今天必有贵客来。”老板娘得体地与我们一一握手,不停地寒暄着传统的客套。我们一行人在礼貌回应她的同时,也仔细端详着老板娘不同于农村妇女打扮的一身装束。她身着素雅的民族服饰,身披一块疑似民族织锦的披肩,虽然个子不高,但穿着搭配非常得体,显得雅致、朴素且气质不凡。
我在头脑里不停地检索,眼前这雄浑的大山,这花团锦簇而别致的“铁杉林苑”,这一身民族服装的老板娘,是不是在什么地方中出现过?我思来想去,不得而知。
老板娘将我们领到四合院前栋的负一楼茶室,娴熟地为我们泡上从大山中采来的自制清茶。她得体的装束和专业的泡茶动作,比专业茶室的泡茶女郎有过之而无不如。如此雅兴,真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
我们一边品着带含天地精华醇香的香茗,一边听着老板娘优雅的调侃。并不时插话问她,打点“铁杉林苑”的创意和经营情况。她笑声盈盈地说:“哪有什么创意?我原来也在外打工多年,自己有了点积蓄,就回来想把自己的居住环境弄得舒适一些。久而久之,来看我们铁杉林的人多了,陆陆续续有客人住到我家,客人为我出了很多点子。按照客人的建议,我七拼八凑地一搞就收不住手了……”
当我们谈兴正浓时,后厨来叫我们:“饭菜已经弄好,请客人入席就餐。”来到餐厅一看,好家伙,一大桌喷香的农家菜色香味俱全。巴掌大块晶莹剔透的腊肉、橙黄色的腊猪脚、汤清而味醇的土鸡、血鸭;还有从大山里采来的蕨菜、笋子以及叫不出名的野菜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看一眼就垂涎欲滴。真是酒味沾唇,已飘飘然、昏昏然、不知所以然。
在兴致迭起的席间,我已记不得喝了多少酒、说了多少话。只是我醉了,彻彻底底地、完完全全地醉了。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