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校园探宝记”①丨毛泽东“满分作文”长什么样?长沙市一中“镇校之宝”看过来!
编者按
长沙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片沃土孕育了众多知名的高校和中小学,它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一些学校还珍藏着不为人知的“宝贝”。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晚报记者校园探宝”系列报道,以全媒体方式展现校园里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科技感和精神价值的物华天宝,擦亮湖南教育的“宝藏”名片。欢迎您关注“长沙晚报家长学院”微信公众号报名申请加入探宝团,如果您的学校也有“珍宝”,请在“长沙晚报家长学院”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后留言区提供线索。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石祯专 通讯员 王军 实习生 李源
宝贝档案
1912年6月,19岁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校)即长沙市一中前身求学时,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其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论》被评为满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一篇手稿,展现了其过人的才华和忧国忧民的思想,也是学校识才、育才的经典范例,成为百年名校长沙市一中的镇校之宝。
宝物故事
“欢迎大家来到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现在展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我校的镇校之宝——《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满分作文出自一位19岁学子之手,他就是我们的杰出校友毛泽东……”11月14日上午,长沙市一中高二学子龙楚岩在一块硕大的石刻前热情讲解。这件“宝贝”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背后藏着哪些故事?记者邀请热心市民和该校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特别的“探宝之旅”。
探宝
字里行间展现过人才华与抱负
家住长沙市芙蓉区芙蓉苑的游惠萍女士得知有晚报有记者校园探宝活动,她第一时间报名,并带上在燕山二小上一年级的女儿吴雨阳一同前往。
“《商鞅徙木立信论》的真迹保存在中央档案馆,我校校史馆有一份复制件。大家看到的这件放大版‘宝贝’是建校百年时广东校友会捐赠的,按照文章样式在麻石上精心雕琢而成,安放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龙楚岩介绍。初冬的暖阳,洒在字里行间,光影婆娑,仿佛将大家带回那段历史镜头中。
1912年春季,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新创立的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校),即长沙市第一中学前身,编入普通科一班就读。同年6月,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毛泽东挥笔用楷书写就《商鞅徙木立信论》,抒发胸怀,拔得头筹。他结合商鞅发榜重金奖赏移木者,以取得民众信任再推行变法的历史典故,发出“三叹”:“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接下来,文章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提出当政者要取信于民、开发民智,必须以法治国,言必信,行必果,展现了中学时代的毛泽东就具有民本情怀和救国救民的胸襟抱负。
时任国文教员的柳潜先生阅毕这篇仅413字的作文后,难抑欣喜之情,破例打了满分,在多处精彩文句旁划圈,并写下眉批、尾批共141字。校长符定一读了文章后,要求全校“传观”。柳潜先生在批语中赞誉道:“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老师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后来,毛泽东遵从师命,几乎每天都要交给柳潜一篇强化训练的习作。老师的鼓励和磨砺,加上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毛泽东成为文章大家奠定基础。
传宝
满分作文是最珍贵鲜活的教材
据了解,《商鞅徙木立信论》是毛泽东中学时代唯一保存下来的作文手稿,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同志2万多件手稿中最早的一篇。
一同参与探宝活动的高三班主任关禹哲老师告诉记者,《商鞅徙木立信论》是一件教书育人的“好宝物”。他在课堂上会经常和学生提到毛主席的这篇文章。比如当讲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诚信教育时,会启发学生思考“诚信”对于个人、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在讲到建设法治中国时,会让学生去思考立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法与民的关系,“就像毛主席在作文中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立法必须做到以民为本、取信于民。”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要以毛泽东学长为榜样,以奋斗作为青春底色,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国人、一中人!”龙楚岩说。
长沙市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廖德泉表示,学校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公、勇、诚、朴”校训,坚守为国育才的初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了毛泽东、朱镕基等一批杰出校友。“毛泽东校友及其满分作文是学校最珍贵鲜活的教材,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将发挥榜样力量,充分用好这一‘宝藏’。柳潜先生对毛泽东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其尊重学生个性、遵循教育规律,实质上是对学生一种更高层次、更深远的爱。”廖德泉说,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学校的镇校之宝对于现在破除“唯分数论”、重升学率的迷思,对于落实“双减”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处理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记者手记
用好尊重和激励这把“火”
毛泽东中学时代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成为长沙市一中的镇校之宝,既是一道校园风景线,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
记者和市民在“探宝”过程中,除了从文章中感受到了毛泽东的才华和心忧天下的胸怀,更感受到学校老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匠心与大爱。
当柳潜先生发现“宝藏”学生毛泽东写的文章观点独到、抱负远大,预见他是一位“伟大之器”,并主动加以引导和鼓励,要其多写文章多练笔。这对求知若渴、立志改变中国的毛泽东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教书育人是慢功夫、细功夫,首先要尊重教育规律。老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给予鼓励,扬长避短,放大优势,将来学生踏入社会必定会有立身之本、用武之地,成为有用之才。”采访中,从廖德泉校长的话语中,能感受到百年名校一脉相承的育人理念。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正是柳潜先生的这把尊重和激励之“火”,点燃了毛泽东的激情和梦想,为其将来的成长、成才、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用好尊重和激励这把“火”,对当今教育而言,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