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 党建引领“陌邻”变“睦邻” 湘江新区长华社区“三长制”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湘江新区长华社区老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精美雅致的文化红墙、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走进长华社区辖内的水木兰庭和七一六小区,感受不到城市钢筋水泥禁锢下邻里间的陌生、疏远,反而人情味满满、亲如一家!一个个温暖的邻里故事,每天都在社区发生着,勾勒出美好家园的温情底色,完美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长华社区也先后荣获全省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7月2日,记者走进该社区,探究其治理之道。
党建聚“邻力”,党员当好楼栋大管家
“我们楼栋14户,有9家的钥匙长期放在我这。”家住水木兰庭小区的钟美龙端着满满一盒子钥匙笑呵呵告诉记者。她是楼栋大管家,邻居出差、逛街都不用担心房子回潮、下雨收衣服等问题,她都会及时照看好。
今年44岁的钟美龙,专职在家带崽,是邻里眼中的“后勤保障”,作为一名党员,她“话很多”,小区里逢人就热情打招呼,没事就串串门,问问老人家有没有跑腿的活儿,看看小朋友需不需要帮忙照看。
“在我们社区像钟美龙这样热心肠的党员还有很多!”长华社区党委书记王爱萍介绍,社区有中共党员394人,设8个支部。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她的诀窍便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将党建工作同“三长制”有机融合起来,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将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工作实践。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位党员一面旗帜。今年80岁、拥有50年党龄的范民杰便是长华社区热心肠的典型代表。会木工手艺的他,一有空就帮邻居免费修理桌椅板凳。
“退休不退岗,党员本色永不变。我在单位里面干过工会,积极为职工做好服务,退休后我就想着要为邻居也做好服务。”精神抖擞的范民杰平时没事就会主动拿起扫把到小区打扫卫生,检查公共区域的安全。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小区自治志愿队,共同破解车辆停放、房屋维修、公物维护等难题。
记者了解到,长华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创建活动,建立起涵盖社区所有支部的八大党建特色“先锋”品牌。作为“自治先锋”的716小区离退休第二党支部,凝聚社区自治合力,定期组织片长、组长、邻长和居民面对面召开居民议事会,畅言家长里短,倾听居民心声,共议社区大事;作为“比邻先锋”的水木兰庭小区党支部,组织邻长们深入各家各户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实践,共同营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共建共助,邻长牵线和谐“邻距离”
6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表彰座谈会在长华社区召开。一份花生、几盘水果,60多名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邻长们围桌而坐,听优秀邻长讲述自己的“睦邻”工作心得。
“我是水木兰庭13栋的邻长杨春梅,今天我是带着双胞胎女儿来跟各位优秀邻长学习取经的。”秀秀气气的瘦脸蛋、干净利索的高马尾,站在发言台上的杨春梅略显紧张,她跟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去年10月份被选为邻长后的心路历程。
杨春梅的隔壁邻居是一对年轻夫妻,刚买房到小区不久,妻子就怀孕了,但楼上小朋友喜欢蹦蹦跳跳发出噪音。得知情况后,杨春梅立马与楼上家长进行沟通,让其站在对方角度,多多理解孕妇需要休息,最后和和气气解决了问题。
“他们刚搬来小区,跟楼上邻居还不熟悉,由我出面协商更好沟通。”杨春梅表示,邻里之间有了小矛盾、小摩擦,谁来调和调解呢?远亲不如近邻,邻长就是“睦邻和事佬”。
言传不如身教,杨美春11岁的双胞胎女儿也在她的带领下,加入了社区自治志愿队,成为“小邻长”。
据悉,长华社区常住人口6800余人,流动人口3500余人,光靠十几号社区工作人员肯定不够!怎么办?——积极探索推行“三长制”,建立“片—组—邻”架构,设立片长、组长、邻长,发挥好作为邻长的居民代表作用。
当居民遇见居家小麻烦时,邻长总能迅速响应,轻松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
“水木兰庭有69名邻长,七一六小区有55个邻长。”王爱萍介绍,每个单元一个邻长,一栋楼一个组长,一个小区两个片长,以“组团式”服务编织“零距离”为民服务网络,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兜”住居民心上事。她自己则担任了总片长,总兜底!
如何激励邻长工作积极性?长华社区按照“树典型、评先进”的思路,量化评价机制,建立了“邻长”履职积分台账,按季度汇总统计积分与排名,评选出“季度之星”“年度之星”,表彰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群众称赞的星级“邻长”。该激励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邻长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正向促进了社区治理效能与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实现了“小积分带动大治理,个体努力汇聚集体力量”的美好愿景。
提质增效,联系服务群众“码上办”
“七一六小区楼道灯坏了。”
“水木兰庭这里的水管漏水。”
……
在长华社区,活跃的微信群成为了连接居民与“三长”的桥梁。每当居民发现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如楼道灯泡故障、水管漏损,只需将问题拍照上传至群里,邻长便会在第一时间响应居民的报修信息,联系专业的维修工处理问题。
“住在我们小区办事效率特别快。”社区工作人员郑菲租住在七一六小区,她特别点赞社区的“线上办”举措,不仅简化了报修流程,更大大缩短了问题解决的时间,做到了真正的“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
同时,为进一步畅通居民反馈渠道,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长华社区还创新性地推出了“民情哨 码上办”服务。在每一栋楼的楼道口,张贴“三长”联系方式及二维码,居民只需扫码即可反映诉求,全社区124名邻长点对点实时联系楼栋。这一智能化的操作方式,显著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引导居民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增进邻里感情,长华社区还制定了文明公约。“家庭和睦,邻里守望;公共环境,共同维护”,邻长发动居民们自主清扫楼道,并参与到楼道文化墙的建设当中来。影像、书画、剪纸……一幅幅艺术作品将原本单调的楼道打造成记录社区故事、展示邻里风采的特色空间,每当居民们驻足欣赏时,心中总会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小区环境好,老人家有跳广场的地方,年轻人有打篮球的地方,小孩子有玩耍的游乐场,邻里关系相当融洽,一见面就热情打招呼。”郑菲说,租住在这归属感很强,都不想搬走了!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