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金种子”为何青睐湘江新区?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  

3月23日晚,随着大学生创业节目《夺金2025》收官,六位“金种子”从一众青年创业者中脱颖而出,他们的项目也与湖南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完成签约,即将在湖南这片创新创业的黄金土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节目全网传播总量超过17亿人次的“流量”,让青年创业者稳稳站在湖湘热土的“C位”,而6位“金种子”选手中,多数创立的项目将湘江新区作为“首选地”,其背后的“引力密码”究竟是什么?

答案或许藏在湘江新区独特的“青春合伙人”生态中——这里不仅提供资金、政策、产业链支持,更构建了一套让青年创业者“敢闯、能创、有成”的扶持体系。

《夺金2025》产生的6位“金种子”选手中,多数将湘江新区作为创业项目落户“首选地”。

《夺金2025》产生的6位“金种子”选手中,多数将湘江新区作为创业项目落户“首选地”。

选好种育好苗 打造青年创业“强磁场”

让创业“触网”“触电”,把青年创业的故事搬上荧屏,映射的就是湖南着力打造青年创业"强磁场"的决心。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全省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自然也是创业的“主战场”。

而在节目中,精心设置的环节也体现着湘江新区对“金种子”和好苗子的精心呵护。令许多选手直呼受益匪浅的沙盘游戏、专家辅导等环节中,创业“新手”能够与行业专家、领军企业高管“面对面”交流,通过“一对一”指导,让青年创业者少走弯路。

这样的模式便是湘江新区“全链条”孵化的缩影——从项目筛选到培育成长,每个环节均有针对性支持。

“95后”顾善植于2022年放弃深圳的稳定工作,背着双肩包回到湘江新区创立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公司订单数额已超千万元,目前已挂牌湖南股交所;深耕兽医行业近十年的在读博士刘园园,在去年11月参与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今年2月在参与节目期间成立公司,同时即将锁定第一笔国际订单。

都说万事开头难,让大学生们敢于“追梦”,迈好创业第一步,从一个想法到项目落地,从创立公司到拿到第一笔订单,如何让一颗“金种子”成长为一株好苗子?

湘江新区亮出创业“大礼包”。青年创业者缺资金、少场地,湘江新区在运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同时,还拿出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红枫计划”和“柳枝行动”,并结合新区产业投资基金,形成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金融体系。

同时,提供1万平方米的空间打造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提供工位3年免租和水、电、物业费全免的优惠,为大学生打造创业“精装房”。

创业“新手”没经验、缺平台,湘江新区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加速引进全球优秀人才,并依托本地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唱响“乐业湘江”品牌,实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举办“湘江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先锋训练营等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专题指导,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掌握科学管理模式,提升创业水平。湘江新区“天天麓演”平台,通过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路演活动,为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自我展示和链接资本的广阔舞台。

给资金、供场地、传经验、搭平台,全方位、一站式培育打造出青年创业“强磁场”,让一波又一波的青年创业者来到新区、留在新区。在《夺金2025》中,湘江新区对青年创业的帮扶成果便实现了完美闭环。

长沙硕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彦蕊从大学生创业代表,华丽转身成为创业指导老师,以其丰富的创业经验为新一代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建议和指导。

作为从校园起步的创业典型,郭彦蕊2007年在中南大学读研时就创立了长沙硕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受限于场地、资金、人才等,让原本专攻技术的他倍感压力。湘江新区相关部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主动为他提供了免费场地和资金支持。

“无论是政策咨询、市场拓展,还是技术创新,新区都给予我们很大帮助。正是新区贴心的营商环境、广阔而又包容的市场、开放的创业生态,成就了如今的硕博电子。”郭彦蕊透露,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硕博电子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企业产值也突破了1亿元,移动控制器、显示屏等产品更是远销海外。

纵览湘江西岸,32个创业基地连成片,总面积相当于90多个足球场,依托广阔的土壤,形成“基金支持+导师辅导+产业链对接”的立体创业生态,相信未来的新区将有更多的“金种子”落地开花。

岳麓山下好创业的金字招牌,让青年创业者来到新区、留在新区,爱上新区。通讯员 供图

岳麓山下好创业的金字招牌,让青年创业者来到新区、留在新区,爱上新区。通讯员 供图

擦亮创业“金招牌” 阶梯式培育产业丛林

都说创业犹如马拉松,不同于短跑冲刺,既要起好步,更要跑得稳。

让青年人来湘江新区创业,更要让青年人留得住。企业发展好,离不开湘江新区完备的企业培育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

近年来,湘江新区围绕企业成长的“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成熟期—壮大期”的特点,精心构建金融、科技、人才、产业“四大服务体系”,为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积累储备力量。

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五类引导基金,打造涵盖“人才支持基金+科创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上市企业投资并购基金+重大项目专项基金”、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引导基金体系,给企业“稳稳的金融安全感”。

活跃的创业氛围与完备的培育体系深度融合,以阶梯式培育茂密的产业丛林。目前,湘江新区聚集工程机械、新材料和电子信息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条重点产业链带动产业资源加速聚集。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广大青年人才在新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此次节目中,人工智能赛道作为当前投资的大热门,顾善植获得了全场投资人的高票亮灯,其国产智算AI平台项目让在场投资机构感到兴奋。顾善植更是在节目现场掷地有声地喊出,要当湖南的“六小龙”。

对标一流,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底气。顾善植的底气便源自湘江新区雄厚的产业实力,正如他当初选择回湘创业的理由,他认为,湘江新区是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先进计算产业高地,拥有良好技术氛围。

创业者对片区的这份“笃定”,换来的是持续的“助攻”。在湘江新区的牵线助力下,顾善植和他的汇视威陆续获得了“柳枝行动”“红枫计划”、长沙市“小荷”青年创业项目等多项政策扶持,产品迅速孵化、推广。如今,公司估值达1亿元。

同样选择落户湘江新区的“金种子”选手,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00后”周梓博,虽然正忙碌于学业与事业之间,但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显得信心十足。

“现在我们与国内的一些数据中心的厂商也建立了合作,今后不管是从软件层面还是从硬件层面,都是国产资源的战略生态。”周梓博说,团队也在积极加入华为鲲鹏昇腾种子计划,下一步将基于昇腾打造高性能的国产计算中心,全面拥抱国产算力。

周梓博坦言:“依托国家超算长沙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里已经构建起的庞大算力体系,更是给足了我们大力钻研科创、向阳而生的底气。”

他希望依托湘江新区强大的算力支持与成熟的产业生态,通过硬件创新来打造一个绿色计算中心,赋能国内所有算力生产厂商,实现“少卡多算、少卡智算”的算力生产新局面。

俯瞰湘江北去,立于橘子洲头。如今的湘江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岳麓山下好创业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这里的“引力密码”不在于一时兴起的创业氛围,而在于一种与创业者共同成长的合伙精神。未来,随着更多“青春合伙人”的加入,创业之路漫漫,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湘江西岸!

【作者:黄荣佳】 【编辑:黄荣佳】
关键词:
>>我要举报
2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